人工养殖海马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亲鱼选择与饲养
选择年龄1年~2年,健康、完整、体大而丰满的雌雄个体作为亲鱼。
将雌雄亲鱼分开饲养于育苗池中,育苗面积约为4平方米~6平方米,深1.5米、宽2米,水质良好,水温变化小。
每平方米放养亲鱼20尾~30尾,投喂挠足类、端足类等活饵,搭配少量人工鲜饵,日投饵3次~4次。
水温控制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养,亲鱼的生殖腺渐趋成熟。
雄海马在16℃左右开始发情,雌海马在19℃左右发情。
培育期间需人工加温,待自然水温达到20℃以上并稳定时,进行雌雄混养交配。
光照管理
水温15℃时,光照200Lux以上,有50%以上雄海马开始发情。
繁殖期光照5000Lux-10000Lux之间,有助于提高繁殖成功率。
繁殖与孵化
刚交配时的育儿袋较小、透明、柔软,需精心护养,操作要轻快,离水时间不宜太长,温差应小于2℃~3℃。
每天投饵4次~5次,饵料要新鲜,大小适合,投饵量宜少,水质应清洁,含氧丰富。
受精卵在育儿袋内经23天~25天孵出。
幼苗培育
海马孵化后23天内,采用虹吸法排除池内1/2~2/3陈旧海水,并将池底污物吸除,添加新鲜海水。换水时海水温差不超过±3℃。
初生苗每立方米放养800尾左右,经过7天~15天,苗体渐大,密度可酌减。
夏季12天换水一次,越冬期可4~6天换水一次。如遇异常情况,需及时换水或采取其他处理措施。
饲养管理
海马幼体生活力差,保持水质清洁非常重要,需经常换水和清除池底污物,通常应每2天换水一次。
饵料应严格掌握大小适口,数量适当和鲜活适度,一般每天投喂3次~4次,投饵量应控制适量,力求水池中没有剩饵。
控制水温在20℃~28℃之间,温差突变不超过2℃,避免强光照射,做好保温工作。
疾病防治
养殖过程中要防止鱼苗感染病害,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避免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
注意观察海马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确保海马的健康成长。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海马的人工养殖,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成活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