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蚯蚓怎么养殖的

中药蚯蚓的养殖方法如下:

养殖床建造

养殖床之间留一走道,每隔2个养殖床开一排水沟。

养殖床饲料面上用稻草或麦草覆盖,保持湿度60%-70%。

雨天用塑料薄膜盖好,防止雨水浸泡。

土温床养殖法

冬季饲养可以使用土温床养殖法。

土温床斜面向南,床内表土下4厘米处展20厘米厚的马粪,用脚踩实马粪,使之增温。

床面盖玻璃或双层蓝色塑料薄膜,汲取阳光保温。

过夜时,床面加草帘。

桑田养殖法

桑田养殖蚯蚓较适应于青蚯蚓的养殖。

桑田行距一般1.3米左右,中间开一条宽35厘米、深15-20厘米的槽沟,下展饵料,用土壤笼罩,泼水保持湿润,放上种蚓。

青饲料地、玉米地或菜地养殖法

在地的四周挖排水沟,地内按行距35厘米种植作物。

在行距中心开15-20厘米宽、15-20厘米深的槽沟,展下饵料,然后盖土,土壤浇水保持湿润,放上种蚓。

室内蚯蚓养殖技术

箱养法:可用箱、筐、盆、罐、桶等,适于饲养爱胜属蚯蚓,如赤子爱胜蚓、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红蚯蚓。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70%,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

坑养法:土坑、砖池、旧猪圈、房檐下、墙脚边、屋角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均可用砖、石砌成养殖池。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先在底层加入15~20厘米厚的基料,上面铺一层10厘米的土壤,就可引入蚯蚓养殖。

粪料发酵

牛粪经5-10天堆放发酵,其间采取1-2次的翻堆混匀就可可使用,含水量要求30%-40%。

猪粪需用5%-10%(湿重量)碎稻草(或其它草料)均匀混合后堆高1米左右的料堆采取发酵(含水量同牛粪),注意预防堆料太实,7-10天后采取翻堆,继续发酵,一般采取2-3天翻堆后,可可使猪粪发酵腐熟,呈松软状,此时就可用作养殖蚯蚓的粪料。

蚯蚓放养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猪牛粪放入蚓床内,料堆放高度20厘米左右,靠中间走道一侧留出20厘米空间留作放养蚓种。

放养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带有粪料的蚓种侧放在蚓床内的猪牛粪边。

养殖管理

适时添料:蚓床中还有20%-30%饲料时,采收蚯蚓后就要及时添加腐熟的粪料。添加粪料的方法主要采用侧面添加法和上面条状添加法。夏季高温季节,猪粪可采用在贮粪池中加水成糊状发酵后,以条状形式直接浇在蚓床粪料上。

温度控制:蚯蚓生活适温为15℃-30℃,高温季节可洒水降温,室外养殖不可暴晒,应有必要遮阳设施。气温低于12℃时,覆盖稻草保暖,保持65%的湿度。

湿度控制:蚯蚓对湿度要求不高,宜60%-70%,即“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一般发酵调制过的牛粪即可直接投入,如果堆放太久偏干,可稍喷些水。

防治自然灾害

预防老鼠、鸟、鸡、蚂蚁等天敌的伤害,避免农药等有毒物质损害。

注意事项

养殖场所避光,不能随意翻动床土,以保持安静环境。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中药蚯蚓,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