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壳苗的养殖方法如下:
及时饮水
出壳后的鸡苗首先要及时饮水,第一次饮水叫“潮嘴”。
在第一次饮水中要加入适量维生素C和葡萄糖,以利于清理肠胃,促进胎粪排除,供给营养,同时防止运输脱水和应激。
适时开食
鸡苗饮水后即可开食,初次喂食应选择易消化的饲料,如小米、碎玉米等。
随着鸡苗日龄的增长,逐渐过渡到配合饲料。
密度控制
育雏室的鸡苗密度要适中,避免过于拥挤影响鸡苗的生长和发育。
光照管理
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鸡苗的生长和骨骼发育,因此要合理安排光照时间和强度。
温度控制
雏鸡出壳后,温度应保持在25-30℃之间,以便维持雏鸡的体温。
随着鸡苗日龄的增长,温度可以逐渐降低,但要保持在20℃以上。
饮水管理
雏鸡出壳后,要先饮用0.02%高锰酸钾溶液+青霉素100单位,之后提供常温的饮用水。
饮水要定期更换和消毒,确保水质清洁新鲜。
饲料选择
初期饲料以小米、碎玉米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后期逐渐过渡到配合饲料。
可以添加一些面包虫、青饲料等,提供丰富的营养。
防疫措施
春季是病菌滋生的季节,要加强防疫工作,定期为鸡苗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
注意观察鸡苗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清洁卫生
保持育雏室内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更换垫料,防止疾病传播。
适时分群
随着鸡苗的生长,适时进行分群,避免密度过大影响生长和发育。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出壳苗的成活率,确保鸡苗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