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上鳗鱼后的养殖步骤如下:

水源与电源

水源:平原地区以河、湖水为主,山区以溪水、泉水为主,需有地下水备用。养殖场的耗水量很大,一般养成1千克食用鳗需水约25立方米,设计中要以此为基础。适宜的水质是pH值7~8,透明度20厘米以上,无工业污水危害。

电源:养殖场需充足的电源,一般每亩鳗池需配备1千瓦动力的增氧机。一个年产100吨食用鳗的养鳗场,至少需要1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且要保证常年不停电。

地形与交通

地形:养殖地形要求平整,气候温暖,若能利用热电厂的温排水或温泉水,则效益更为明显。此外,要求水陆交通方便,以便运输饲料和商品鳗。

养殖设施

池塘整修与消毒:春节后对池塘进行整修,干塘曝晒,4月中旬每亩用35公斤生石灰和水泼洒全池(包括塘边)消毒,5月上旬进水15~20厘米,每亩用20斤茶籽饼进行清塘、清杂、增肥。

池塘设置:池塘大小应根据鱼的数量来确定,每只鱼需要2-3平方米的空间。水深保持在1米左右,池塘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边缘应平整。

放养密度与时间

放养密度:止水式池放养密度以150~300克/平方米,流水池以500~1000克/平方米为宜。放养前要进行消毒,使用容器进行药浴或全池泼洒药浴。

放养时间:鳗苗在水温15℃以上才能正式开始摄食与生长,露天培育鳗鱼苗种以自然水温达到13℃以上时放养较为适宜。放养密度一般为每1000平方米可投放4000尾~5000尾20克左右的鳗鱼。

饲料投喂

新鲜饲料:常用的新鲜饲料有丝蚯蚓、美女蚤、剑水蚤、摇蚊幼虫、河蚌、黄蚬、螺蛳、小鱼、小虾和动物内脏等,新鲜饲料投喂效果较好。

配合饲料:应根据鳗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要求而将各种原料按比例配制,具有营养成分全、贮藏运输方便和经济效益的优点。

饲料投喂量:根据鳗鱼的不同生长期调节饲料的配方,饲料蛋白不低于45%,脂肪含量低于8%。每7~10天调整一次投饲量,日投饲次数为2次,投喂前用饲料搅拌机搅拌并加适量的豆油,饲料都投在固定的食台上,以减少饲料失散,便于观察鳗鱼吃食动态。

水质管理

水质调控:勤换水,每月加换水2~3次,每次15厘米,特别是在养殖后期需勤换水,并加大换水量。勤开增氧,每天增氧时间不低于8小时。定期使用生物制剂,如EM菌原露、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

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池塘水的pH值、溶解氧含量、温度等指标,保持水质稳定。如果发现水质异常,则需要及时调整。

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定期使用生物制剂或药物进行水体消毒和疾病预防。保持水体清洁,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其他管理

光照:适当的阳光可以帮助培养水色,抑制寄生虫和病菌的繁殖,提高杀虫和治病的效果。使用黑色遮阴网或白色保温膜调节光照强度。

盐度:水体中的盐度应保持在2-5‰之间,预防寄生虫和病菌。

氨氮与PH值:控制水体中的氨氮和PH值,保持水质稳定。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鳗鱼,提高其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