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养殖农村小猪,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它们的健康生长和高效育肥。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技巧:
做好圈舍加固防风措施
及时检查并加固猪舍,包括门窗,防止冷风进入。
对于封闭式猪舍,可以利用塑料薄膜、旧包装袋等材料封闭北侧窗户,同时留出南侧窗户进行通风。
敞开式猪舍可以用塑料薄膜等材料将敞开部分封闭,白天有太阳时适当打开南侧窗户通风。
提供额外热源供暖
猪舍应及时供暖,并调整到各阶段猪群适宜的温度。不同阶段猪群的适宜温度范围不同,例如:
种公猪舍、空怀和妊娠母猪舍:15-20℃,临界温度为13℃。
哺乳母猪舍:18-22℃,临界温度为16℃。
哺乳仔猪保温箱:28-32℃,临界温度为27℃。
保育猪舍:20-25℃,临界温度为16℃。
生长育肥舍:15-23℃,临界温度为13℃。
特别要保证产房、保育及育肥前期猪舍温度的稳定,温差不能过大(不超过5℃)。
使用电热保温板和红外保温灯,育肥前期猪群可在猪舍地面的躺卧区临时铺上垫草或垫板,以防地面过凉引起猪只腹泻。
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冬季寒冷时节,舍内饲养猪数可比平时增加1/3-1/2左右,但饲养密度也不宜过大,以免猪只互相打斗。
合理调整饲料的营养成分
冬季猪为了维持体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要适当提高饲料中能量饲料的比例,如增加玉米、麦麸等的含量。
保证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供应,以提高猪的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提供充足、清洁的温水饮用,有助于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加强猪舍的通风换气
虽然冬季要注重保暖,但如果猪舍内空气不流通,容易导致氨气等有害气体积聚,引发猪的呼吸道疾病。
应选择在每天较为温暖的时段进行适当的通风,以保持猪舍内空气清新。
做好疫病防治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给猪进行疫苗接种,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垃圾,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
对于已经发病的猪,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的传播。
合理分群饲养
根据猪的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分群饲养,避免因个体差异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定时饲喂和饮水
每天要定时给猪喂食和饮水,避免因时间过长而造成饲料浪费和水污染。
不用霉变饲料
选择新鲜、无霉变的饲料,注意饲料的存放方式和时间,防止饲料受潮变质。
加强饲养管理
冬季气温低,要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猪舍内温度适宜,避免猪只受冻生病。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小猪在冬天的生长性能和存活率,确保养殖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