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黑腿公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早期管理
使用高质量的颗粒破碎料,粗蛋白含量达21%。
最迟在15日龄开始每日限饲,以拉长骨骼生长时间,特别是平养时。
控制体重使之达标或稍超标,确保各阶段周增重达标,生长曲线平滑。
及时分群
优良种公鸡的均匀度应在90%以上。
分群时应达到性成熟,淘汰断喙不好、体重太轻、骨架小且过肥、瞎眼、趾有问题以及体形不好的种公鸡。
一般在22日龄前分群,这时限饲强度不大,鸡群均匀度好。
断喙
断喙一般垂直切掉上喙的1/3,上下喙必须齐,否则会影响交配和浪费饲料。
断喙时要选熟练工人操作,并设专人检查断喙情况。
密度适宜
育成期密度一般为3~3.5只/米²。
料位在5周龄、6~10周龄、11~15周龄、16~64周龄分别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18厘米。
密度过大会造成饲喂面积不足,受精率低下。
饮水管理
保持给水器清洁,饮水供应充足,水源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病原体。
疫病防治
定期做好预防接种,注射疫苗。
畜舍内要经常进行消毒杀菌,发现异常症状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病传播。
饲料管理
饲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科学配合饲料,根据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时调整日粮。
注意饲料的新鲜和卫生,避免霉变和污染。
日常管理和体检
定期对肉鸡进行体检,检查鸡的生长状况、是否有疾病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环境建设
选择地势好、水源充足且水质好的地方建造鸡舍,确保不漏雨,保温即可。
畜舍应保持通风良好、采光充足,确保温度适宜,并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清理鸡粪和鸡尘。
其他
散养公鸡需要有足够大的空间让其活动奔跑,理想地是独立的山头或成片的开阔地。
公鸡窝的搭建应简单实用,能遮风挡雨即可。
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黑腿公鸡,提高其生长质量和繁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