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鲟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水质管理
水温:鲟鱼适应的水温范围较广,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适宜的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水温过低会导致摄食量减少,生长停滞,甚至体重下降。
溶氧量:鲟鱼对溶氧量要求较高,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大于5毫克/升,最高不超过8毫克/升,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呼吸。
PH值:鲟鱼适合生活在PH值在6.5到8.0之间的水体中,过酸或过碱的水质都会影响其生长。
环境设置
容器大小:容器的大小要适合鲟鱼活动,避免过小导致鲟鱼活动受限。
光照和遮阳:鲟鱼对光照和遮阳的要求较高,需要合理搭建遮阳棚,保持水体稳定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
饲料和喂食
开口饵料:在卵黄囊未吸收完毕的混合营养阶段,应及时投喂适口的开口饵料,以提高鱼苗成活率。
饲料种类:鲟鱼的食物惯性较强,初时以水蚤和水蚯蚓为食,转食配合饲料时需要一定的驯化时间。
饲料系数:鲟鱼的耗氧率较低,饲料系数也相对较低,但仍需保证一定的饵料密度,以保证其摄食和生长。
疾病防治
疾病监控:定期检查鲟鱼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疾病,保证养殖环境的稳定。
运输和暂养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鲟鱼的应激,保持水体稳定,避免剧烈震动和温度波动。
暂养:在暂养过程中,应提供适宜的环境和饲料,确保鲟鱼在运输后能迅速恢复健康。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提高鲟鱼的存活率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