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养殖蜈蚣怎么养

室外蜈蚣的养殖方法如下:

养殖池的建造

养殖池应建在向阳、通风、排风条件好且比较阴湿、僻静的地方。

池体可以用砖或石块等材料砌成,水泥抹面,池深80厘米为宜。

池内壁四周用光滑无损的塑料薄膜粘贴,或在池口镶一圈玻璃与池壁成直角的内檐,宽15厘米为宜,以防蜈蚣外逃。

池内靠墙壁四周挖一条宽10厘米、深4厘米的水沟,在水沟内侧再挖一条宽30厘米、深3厘米的料槽供投放饲料用。

池内可栽上杂草和树木,并堆放一些石块、瓦片等供蜈蚣栖息。

放种苗后池上要盖一层草帘遮光,池内应保持干净、潮湿、荫凉和卫生。

规模养殖法

采用半地下半地上式、模拟式、规模化的规范饲养法,首先要防鼠害。

选定地块,宽5米,长根据养殖量而定,挖地下1米深,北墙起地表面1米高,东西两侧起地表呈人字形,并留通风孔,上面盖塑料大棚,开北门或东门。

养殖池的建造棚内挖下1米处的上沿设防逃层,用水泥固定防逃玻璃呈直角形,宽15厘米,四周围修1米宽的大养殖池,用水泥镶成边,上安玻璃,中间建1.5米的池子,池内围墙设有一个宽15-20厘米的投食圈,并在投食圈的外围开设一条宽12厘米、深1厘米的排水沟。

野外养殖

选择较为阴暗的荒地并搭建围墙,空地中多布置点石头,中间投放蚂蚁等昆虫作为食物,并栽种适量的草。

砖池养殖

建设一个池子,顶部用纱网密封,池子中用砖头和石棉网交叉搭建模拟生存环境,后期可以在空白位置补增。

木箱养殖

选择好木箱,在四周开上通风口、喂食口,用网纱布封好,避免蜈蚣逃出来,顶部要方便拆卸,方便后期收获。

立体多层养殖

建立立体多层养殖池,池子可以有3-5层,每层高35-40厘米。每层搁置一块薄板,池壁最好用砖和水泥砌成,池壁接缝处要抹严。池的正面设一档板并留空档,安装上活动塑料窗纱供投料用和通风换气。每层底铺放10厘米厚的泥块,上面堆放石块、瓦片等,供蜈蚣栖息。

温度和湿度控制

蜈蚣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通常温度应保持在25°C至30°C之间,湿度应维持在70%至80%之间。

需要定期通风换气、调节温度和湿度,保持环境稳定。

饲料和投喂

蜈蚣的饲料主要有小型昆虫、小型节肢动物等,如家蝇、蚊子、小蟑螂等。

投喂时应遵循“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每隔2-3天喂一次,活动期每天喂一次。

投食时间以傍晚为宜,次日早晨需及时清理残余食物。

疾病防治和防逃

定期检查并及时治疗蜈蚣可能感染的疾病,如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等。

做好防逃工作,如使用玻璃镶嵌四壁或尼龙网封闭喂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室外蜈蚣的养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