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柿子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育苗
种子采集与贮藏:选择生长健壮的优良品种树作为采种母树,于10月下旬当种子呈橙色时采集果实,搓掉果皮烂肉,用清水洗净晾干种子,装入布袋内,放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贮藏。
适时播种:翌年3~4月将种子取出,用清水浸泡3~5天,然后进行播种。一般柿子小苗喜肥,用土质深厚、富含有机质的酸性或中性沙壤土为好。在畦上开沟播种,浇透水,盖细土1~2厘米,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播种量2~3斤/亩。约经一个月左右出苗。
管理:当小苗长至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长至6~7片叶时,施追肥并移栽于沟内;长至7~8厘米高时即可定植于大田内。以后注意浇水追肥。约2~3年后开花结果。同时加强柿茎病虫害防治,如柿绵蚧等害虫,可用氧化乐果或速扑杀等农药防治。
嫁接育苗
砧木的培育:同柑桔育苗嫁接法。当砧木苗长到5~6片叶时摘心,待侧枝萌发后选留数条作为主枝,侧枝上再摘心,以扩大树冠。一年生苗可长成伞状树冠,高可达50厘米左右。
接穗的采集与贮运:在优良品种树上选择充分成熟的枝条,于冬季或早春从枝条上剪下接穗,贮存于室内或埋入湿沙内,以备嫁接用。一般一株树上可以采取1~2个枝条作为接穗用。也可采集硬枝嫁接。
嫁接时期与方法:多用芽接和枝接法,也可用靠接法培育砧苗。春季芽接的方法有T字形芽接和嵌芽接。夏秋季芽接可用带木质部芽接和丁字形芽接等方法。
定植
定植适期:在冬季休眠期,时间约在12月至2月间。
种植行株距:为7米×7米至12米×12米,每公顷种植70至200株。
定植方法:栽前挖大坑、客土、施足底肥,为根系发育创造有利条件。栽植密度宜4×5m,挖坑高、宽、深为1×0.8×0.6m。栽植宜春季柿子苗开始发芽时栽培为主,以免受冻害,栽培要做到起、运、栽三快。
土壤管理
土壤取样及分析:每年进行土壤取样与分析,取样方法为每园区逢机采取表土与底土(0--20厘米及20--40厘米)各10至12点,混合为均匀样品进行土壤分析工作,依据分析结果进行土壤改良及施肥。
土壤改良:柿树在酸性土壤中易发生根腐病,当土壤PH值过低时应施用石灰质材加以改良,施用的石灰质材可采用苦土石灰混合石灰石粉,每年施用量每公顷不超过2000公斤,于采果后或休眠期分次施用,以免因酸碱度变化过剧而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
有机质施用:土壤缺乏有机质时柿树易发生根腐病,为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有利根系生育,施用腐熟的高碳氮比有机质,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状况及减少根腐病发生的机会。
草生栽培:柿树耐旱力小,为使柿树生长良好,除深耕、有机质施用外,应进行果园草生栽培,草生后定期刈割后将干草敷盖在树冠下,以防止土壤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保水力及排水能力,防止土壤温度急迅变化等。
病虫害防治
碳蛆病:在果实横径4厘米和6到8厘米左右的时候,就要枝头喷洒一次800倍是并可水溶液,自家后院的话一般还要采用刮树皮法,也就是刮去快脱落的坚硬树皮,还有就是树干要涂白以后涂抹刷白剂,由于树皮很难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