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鸵鸟的养殖方法如下:
饲养场地
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地带,在倾斜度20度左右的坡上用围栏进行圈养,远离城区、交通地带等嘈杂的地方。
场地周围用铁丝围成至少两米的铁丝网,防止鸵鸟受伤。
设置运动场和休息场,运动场应坐北朝南,休息场要保温防风雨且通透性好。
鸟舍地面要干净卫生且干燥,鸵鸟需要地面完全干燥的环境。
品种选择
目前养殖的鸵鸟主要有三种类型:非洲鸵鸟、澳洲鸵鸟和南美鸵鸟。非洲鸵鸟的消化能力最强,适合大量利用粗饲料,降低养殖成本,因此建议饲养非洲鸵鸟。
饲料选择
鸵鸟是杂食动物,消化功能好,能在粗纤维中摄取能量。
提供饲料时不要过多提供高能量食物,以免造成营养过剩和体脂增加。
在两个半月后增加粗饲料的用量,促进后消化道建立微生物生长的区域。
饲料包括青绿饲料和精饲料,青饲料如各种牧草、块根块茎、蔬菜等,精饲料包括玉米、小麦、豆粕、麸皮、鱼粉、食盐、磷酸氢钙、贝壳粉、骨粉等。
交配与孵化
雌鸵鸟发情表现明显,会主动接近雄鸵鸟,交配后1-2周内产卵。
人工饲养的鸵鸟建议自己孵化,以提高繁殖效率。
孵化期约为42-46天,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疾病防治
育雏期是疾病高发期,主要病害为呼吸道感染,原因是空气混浊、环境脏乱、地面潮湿等。
保持饲养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及时清除粪便和剩余饲料残渣。
提供充足的饮水,饮水器每天清洗一次,每周用高锰酸钾水消毒一次。
运动管理
鸵鸟需要充足的运动,每天应驱赶运动0.5~1小时,以防沉积过多脂肪影响产蛋性能。
运动场应选择吸湿性良好的小石块铺底,避免尘埃飞扬。
日常管理
定期对鸵鸟进行健康检查,观察其精神状态、羽毛、粪便等。
保持鸟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避免环境过于潮湿。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家养鸵鸟,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繁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