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棚的砌墙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养殖需求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材料和方式。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砌墙方法:
土墙
简易棚舍:在平坦、背风、向阳的放养区,可以使用油毡、帆布、茅草等材料搭建金字塔型棚舍,南边敞门,四周砌墙。土墙的宽度建议在2米左右,上宽1.5米左右,呈梯形。
普通棚舍:修建坡面向南的斜坡式顶棚,北面砌墙,东西两侧留窗,南侧用铁丝网做窗。土墙的厚度一般不少于1.2米,内层为50cm的吸热层,中空80cm,外层18cm。
砖墙
简易养鸡棚:四周用砖砌成170厘米高的围墙,各个养殖池周围砌120厘米高的砖墙,砖墙顶部内侧修建宽10厘米的砖檐,墙面抹光,使蛙不易爬逃。砖墙的优点是经久耐用,防逃效果好,但造价高、不通风。
温室大棚:墙体是支撑温室大棚建设的重要部分,砌筑地点要平坦,先用推土机或其他设备把墙体压实,砌筑时要请专业的人员砌筑,以免墙体出现过大倾斜等问题。
竹木墙
简易棚舍:用竹子、木头搭成“人”字形框架,两边的滴水檐保持1米的高度,顶盖铺上茅草,四周围上竹片。这种结构可以冬暖夏凉,且鸡舍的面积和长度可以根据养殖规模灵活调整。
塑料大棚鸡舍
使用塑料薄膜将鸡舍的露天部分盖上,利用塑料薄膜的透光性和密闭性将热量保存下来,提高棚舍内的温度。塑料大棚的墙体可以是土墙、砖墙或竹木墙,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养殖需求选择。
建议
选择材料:根据养殖类型(如鸡、蛙等)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
地基处理:确保地基平坦并压实,以支撑墙体的重量和稳定性。
保温性能:在墙体设计时考虑保温性能,如增加吸热层或采用双层墙体结构。
防逃设计:特别是对于养殖蛙类,墙体应设计防逃设施,如砖檐等。
通风与采光:合理设置窗户和通风口,确保棚舍内良好的通风和采光。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养殖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砌墙方式,建造出既实用又经济的养殖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