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出生后的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
温度: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3℃,一般要10天左右才能达到正常温度。因此,需要人工保温,特别是在夜间和低温季节。30天的小鸡羽毛长满后,可以不用保温。
湿度:鸡舍要保持干爽通风,避免潮湿,因为潮湿会导致鸡粪发酵产生有毒气体,小鸡容易生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65%。
光照:充足的阳光可以给小鸡增加温度、增加食欲、促进生长发育。但阳光不能太过强烈和照射时间过长,以免影响雏鸡的休息。一周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随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
保暖
刚买回来的小鸡或刚出生的小鸡,先用纸箱或其他保温的箱子,箱内垫上干草或棉絮,晚上用照明灯取暖。大群鸡可以采用温室保温。
喂养
初次喂食:先喂饮用0.01~0.02%高锰酸钾水(水呈浅红色即可),帮助清理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淡蔗糖水,最后喂小鸡料。注意经常喂水,避免缺水。
饲料:雏鸡应食用特制的雏鸡饲料,以提供足够的营养。随着小鸡的成长,逐渐加入青饲料,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
饮水:雏鸡出壳后应尽快供水,最好在12~24小时内进行,最长不超过36小时。饮水器要随时有清水,避免雏鸡弄湿羽毛。
发育
放养:小鸡成长20天左右,可以开始放养,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逐渐增加放养时间和范围。初次放养时,可以在补饲的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以防止应激。
运动:每天让小鸡进行适量运动,可以提高食欲,促进代谢,加快消化,并预防啄肛门、啄羽毛等现象。
疫病防治
定期检查鸡舍,及时发现并隔离有异常症状的鸡只。
定期接种疫苗,预防常见传染病。
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鸡舍和饲养器具。
其他管理
每天按时清扫粪便及垫料,保证环境清洁,同时保证育雏舍的通风透气性。
根据不同季节确定补饲次数,通常每天补饲1~2次,饮水2~3次。注意天气预报,遇到恶劣天气时,及时将鸡只赶回鸡棚内。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小鸡的成活率,促进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