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变态后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蝌蚪期
刚孵出的蝌蚪个头小,颜色黑,游泳能力差,只能在孵化池中养10天左右才能转移到蝌蚪池中。
蝌蚪入池前,要用200PPM漂白粉对水池进行清洗消毒。如果是泥池,要用生石灰(每亩75公斤)消毒。7天后,生石灰的药效消失(并对水进行检测),再放入蝌蚪。
幼蛙阶段
蝌蚪变态后要及时转移到幼蛙池。一般每平方米可以放置80-100只新变态的青蛙。
经过30天的变态,每平方米可投放30-50只重25-50g的幼蛙。为防止食物残留,应根据大小及时饲养。
成蛙阶段
成蛙池一般为300平方米,池水深度保持在1-1.2m。池塘内陆地区杂草(或农业植物)较多,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需要修建1.5m左右高的逃生墙,每平方米可养殖10-20只动物。
成年蛙喂食与幼蛙相同的食物,但喂食量更大,5-6月份为5%,7-8月份为20%。
建议
水质管理:在蝌蚪长腿上岸的过程中,水质管理尤为重要。要保持水质清洁,勤改底消毒,多换水,多补菌,防止水质变绿或腥臭。
防虫和补钙:定期进行驱虫和补钙,促进骨骼发育,防止因营养缺乏导致的变态畸形问题。
恶劣天气管理:在驯食过程中遇到连续阴雨天或间歇性雨天时,要做好抗应激工作,避免幼蛙扎堆聚集,并及时泼洒应激灵。
提高免疫力: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提高幼蛙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有效提高牛蛙变态后的养殖成功率,确保牛蛙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