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减损水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提升池塘水位:

针对池塘养殖水位偏低,外河水源较差的状况,可以采取隔三差五少量多次逐步添加池水的方法,使池塘水位逐步提升到1.2米以上,每次加水时选择在晴好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2时间进行。

增加水体溶氧:

有增氧设备的可在晴天中午坚持开启增氧机2小时以上,遇到阴雨天或天气突变,要及时开启增氧机。如无增氧机的可采用潜水泵在池内打循环水(时间在下午3时前,切忌在傍晚进行),增强水体的对流与交换。

生物调控水质:

选择由多种微生物菌种制成的生物制剂泼洒,调控水质,具体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外河网围养蟹的应捞投水草遮荫,减少强光直射,降低水温,如出现缺氧现象可采取用挂机船螺旋桨推水增氧,增加水体流动 。

加强注水换水:

定期向养殖池塘内加水,一般每7~1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夏季高温季节应尽量保持较高水位。当养殖水体水质变坏时,应采取换水措施,方法是先排出部分池内老水,然后再加入新鲜水,每次换水量应达到30%。

适当进行增氧:

根据天气和鱼的摄食、活动情况,适时开启增氧设备增氧。增氧设备具体操作要求是:晴天中午开(晴天傍晚不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天半夜开(阴雨天白天不开),浮头提前开,鱼类生长旺季坚持天天开,以增加池水溶氧,为鱼类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合理使用生石灰:

在养殖池塘内定期使用生石灰,可起到净化水质、调节pH值、改善养殖环境和预防鱼病等重要作用。一般每15天使用1次,用量为10~15千克/亩,方法是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若酸碱度过低,全池泼洒生石灰,1米水深每亩用量为10~15千克,选择晴天上午9:00使用,下午不宜使用。

使用生物制剂:

在养殖池塘内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底质改良剂等,通过微生物分解水体中和塘底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有利于维持鱼塘生态环境的稳定,增强鱼体免疫力。

鱼塘水质的透明度调节:

若透明度过高,多用矿物质搭配藻种以及肥水产品。

定期清理池塘底部淤泥:

淤泥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是养殖水体过肥的重要原因之一。定期清理池塘底部淤泥,可以有效减少营养物质的积累,降低水体过肥的风险。

科学投施:

降低鱼的饵料系数,减轻饲料对水质的污染程度,宜选用正规厂家的配合颗粒饲料。不施有机肥、少施氮肥,根据池塘水质情况适当增施磷肥。

移植水生植物:

在鱼池中移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能够降低水中氨氮等有害物质,还能吸收水中的氮、磷,淡化池水肥度,改善池水水质。

施用水质改良剂或微生态制剂:

水源条件不好或加换水难的塘口,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施用水质改良剂或微生态制剂等,可增加池底溶氧,降解有害物质,改良水环境。

搭养滤食鱼:

投放适量的滤食性鲢、鳙鱼和异育银鲫等,能够有效控制蓝藻等浮游植物过快增长和减少池塘有机碎屑的含量。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减损水产养殖中的水质,保持水体清洁,促进鱼类健康生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