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乌鸡的养殖方法如下:
品种选择
选择原种丝羽乌骨鸡进行养殖,这种鸡具有丝毛、缨头、复冠、绿耳、胡须、毛腿、五爪、乌皮、乌骨、乌肉等10大特征。
育雏方法
鸡苗来源:保护范围内饲养的原种丝羽乌骨鸡。
育雏方式:网上育雏,1至2周龄的育雏密度为40至50只/平方米。
饲料:天然饲料与泰和乌鸡雏鸡专用料相结合。
饲养管理:育雏室温度控制在25°以上,初期雏鸡怕光,水槽长期保证有水,以温水为佳。
成鸡饲养
饲料:以天然饲料为主,辅以配合饲料,饲养方法包括放养和圈养相结合。
饲养密度:每个鸡栏数量控制在80-100只左右,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饲养时间:90日龄出栏。
卫生管理:定期清理鸡舍,严格消毒,注意饮食卫生和鸡舍卫生,防止病害发生。
断食与光照管理
断食:从鸡群产蛋率达到5%开始,断食8~10天,期间确保不断水。
光照:母鸡在冬季要补充光照,每天光照时间延长至13-14小时,同时供应营养丰富的饲料以提高产蛋率。
疾病防治
雏鸡:15日龄后,每天按饲料量的0.1%添加工天的磺胺二甲嘧啶,然后停止1-2天再喂,45日龄后注意防治鸡蛔虫病,8、25和66日龄可接种鸡新城疫疫苗。
成鸡:定期消毒鸡舍,尤其在病毒爆发高峰期,加强鸡粪、残食、垫料的清理和更换工作。
生态放养
场地选择:选择果园、林地或滩涂等生态放养场地,要求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排水良好,水源充足。
鸡舍建造:根据饲养数量在场地内建造鸡舍,鸡舍为长方形,高度为2米,上边用塑料布、油毛毡等封顶,网眼大小适宜,有利于鸡群活动和粪便漏下。
放养密度:每亩场地饲养150~250只成年鸡,公母比例为1∶10。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泰和乌鸡,提高其产蛋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