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原皮怎么养殖

猴头原皮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生长习性

猴头为好气性真菌,子实体形成适宜温度为20℃左右,菌丝体生长室温为22~28℃,培养料湿度为70%,空气相对湿度为80~95%。

制种

母种制作:使用马铃薯200克(去皮、洗净)、蔗糖3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0.5克、水1000毫升制成试管斜面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制作猴头菌母种,并扩大成2代母种。

原种制作:原种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水适量。将配料拌均后装入750毫升菌种瓶,压实并打一透气孔,密封后灭菌处理。待菌料温度降至30℃左右,接入母种培养料上,接种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至菌丝布满整瓶即为猴头原种。

栽培种制作: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5%、麸皮25%、蔗糖1%、石膏粉1%、水适量,或者棉子壳22%、木屑48%、米糠29%、石膏粉1%、维b0.05%、水适量。配料拌均后装瓶、灭菌,并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养20天左右,待菌丝长满全瓶即为栽培种。

栽培

瓶栽:将培养料拌均后装瓶进行灭菌处理,待料温降至30℃时,在无菌条件下将栽培种接入瓶内料上,加强管理后生产猴头。

袋栽:将培养料拌均后装入塑料袋进行灭菌处理,待料温降至30℃时,在无菌条件下将栽培种接入袋内料上,加强管理后生产猴头。

段木栽培:将培养料拌均后装入段木中进行灭菌处理,待料温降至30℃时,在无菌条件下将栽培种接入段木中,加强管理后生产猴头。

管理

培菌阶段管理:接种后的菌瓶或袋要移入培养间,保持室内温度在23~25℃,菌丝培养阶段避光,堆温不超过3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

发菌阶段管理:当菌丝长满瓶子后,移到17℃-21℃的温度下培养10天左右长出菌蕾,此阶段要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猴头原皮。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控制温度和湿度是关键,同时要注意通风和避免直接照射光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