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土鸡养殖需要关注多个方面,包括选地建舍、选种、饲养方式、卫生管理、疾病防治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方法和建议:
选地建舍
选择合适的场地和鸡舍对土鸡的健康至关重要。鸡舍应建在离市区不太远的地方,方便管理和销售,同时远离工业废气和有害污染物。鸡舍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积水,提供适当的采光。舍内需要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以确保鸡只的舒适度。
选种
选择适合养殖环境的土鸡品种非常重要。不同品种的土鸡在性格、生长速度和产蛋量方面存在差异。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考虑来选择合适的品种。一般选择抗病能力强、鸡苗疫苗齐全的品种,以减少死亡率和淘汰率。
饲养方式
土鸡可以采用不同的饲养方式,包括笼养、平养和放养。放养是较为理想的方式,可以让土鸡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活动,捕捉昆虫,寻觅草子,啄食嫩草。放养前需要对土鸡进行适当的训练,使其适应野外生活。
卫生管理
土鸡的卫生管理是确保鸡只健康的关键因素。鸡舍应定期清洁,更换垫料,防止粪便积累。食物和水容器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确保土鸡有足够的饮水,以防止脱水。每日检查鸡只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生病或受伤的鸡只,以防止疾病传播。
疾病防治
疾病防治对于养殖土鸡至关重要。定期请兽医检查,确保鸡只健康。采取预防措施,如免疫接种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从出雏以后的第一天就要接种鸡马立克氏疫苗,并在兽医的指导下,做好其他疫苗的防疫注射。
营养与饲料
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放养期主要注意诱虫、灭鼠、饮水,同时严防中毒。饲料可以采用全价料和玉米等杂粮混合供给。
放养训练
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此时改为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进行条件反射训练,使其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经过约4~6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
适时出栏
注意土鸡不是养得越久越好吃,一般在120-150日龄出栏,此时土鸡的肉质和口感最佳。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出健康、美味的土鸡。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科学管理、卫生防疫和营养供给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