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鹅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包括环境准备、饲料管理、疾病预防和日常管理。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
环境准备
育雏室:选择保温性能好的房屋作为育雏室,地面及墙壁先用10%的新鲜石灰水消毒,然后铺上干稻草、稻壳、锯末等垫料,厚度约10厘米。进雏前用福尔马林薰蒸消毒,并勤换垫草。喂食的水具和食具要用0.1%高锰酸钾浸泡1小时后晾干再用,并定期消毒。
温度和湿度:雏鹅进舍前几小时,预开取暖设施,使地面与雏鹅背部等高处的温度达28~30℃,并保持恒温。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雏鹅的生长。
饲料管理
开口料:雏鹅出壳后12小时,先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第1次喂饮,促其喝水,饮水后2小时即可开食。开食料采用青饲料如苦荬菜、莴笋叶、黑麦草等洗净切碎,并把碎米、米饭或全价配合小鹅料拌在一起开食。精青饲料按1-3日龄1:3,4-10日龄1:10,10日龄以上1:15的比例掺合。
饲料种类:小鹅的饲料应以玉米、豆粕、鱼粉等为主,搭配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根据小鹅的年龄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确保小鹅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疾病预防
疫苗注射:小鹅买回来后,可以适当喂食一些温水和青菜,注意喂食量不宜过多,养护2~3天后,即可给小鹅注射疫苗。待小鹅适应环境之后,可以将小鹅放在水源充足处养护。
定期消毒:鹅舍每天都要将垫料彻底更新,及时扫除粪便、脏物,7天前最好每天上下午各清扫一次,同时早晚各消毒一次,消毒用百毒杀即可,7天以后每隔2~3天消毒一次。
日常管理
饮水和喂食:每天为小鹅提供足够的饮水和饲料,注意保持饲料的新鲜和清洁,避免发霉。雏鹅的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体积较小,因此饲喂时要做到少食多餐。
运动和阳光:每天为小鹅提供适当的运动机会,帮助它强身健体。小鹅也需要适量的阳光照射,以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的生长。
分群管理:养殖小鹅最好是分小群管理,吃食均匀,防止齐堆;强弱分开,将最强壮的分到一组,弱的分到一组,避免弱肉强食。
其他注意事项
保持环境安静:将小鹅放在安静的环境中,让它慢慢熟悉新环境的气味和声音,不要急于与小鹅互动,给它一些独处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
清洁和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鹅舍,保持环境整洁,防止病菌滋生。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卫生标准,并按说明使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鹅,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质量。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