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鳖过冬的方法如下:
加强越冬前的饲养工作
在水温16℃以上时,多投喂高蛋白质和高脂肪的饲料,如动物肝脏、鱼虾及螺蚌肉等,使小鳖体内积累贮存一定的能量,保证越冬期间体内物质的消耗而顺利过冬。
稚鳖的越冬
稚鳖指当年孵化的小鳖,其个体较小,适应能力较差,不耐寒冷。因此,最好将稚鳖移入室内或搭建简易温棚越冬。
将池水排干后加泥沙30-40厘米厚,注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放稚鳖150-200只。
当气温下降至12℃时,稚鳖便钻入泥沙中冬眠,此时再将池水灌满。
在稚鳖越冬期间要做好防冻工作,室内温度保持在0℃以上,防止池水结冰而冻伤稚鳖。避免水温过高,若水温越过12℃,鳖会停止冬眠,醒后活动,消耗体力,降低越冬成活率。
幼鳖的越冬
幼鳖指饲养了一年的未成年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所提高,一般可以在池内自然越冬。
越冬池应选择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且避风的地方,池中泥沙较少,面积以100-300平方米为宜。
越冬前要选晴天将越冬池曝晒3-5天,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并在池边堆放适量有机肥,每100平米用25-40公斤,注水50-60厘米。
当水温降至15℃-18℃时将幼鳖放入越冬池,每平方米100只左右。
调节池水水位
成鳖或幼鳖自然越冬时,要把水位提高至1.5米以上,并保持池塘周围的环境安静。
补养
对于水质过分清瘦的越冬池,可在池塘边堆施一些有机肥料,即可肥水,又可发酵提高水温。
加温措施
如果温度降至10℃以下,鳖就不吃不喝,停止生长,进入冬眠状态。因此,在冬季养鳖,如果能够采取加温措施,就可以防止鳖冬眠,促进鳖的生长。
日常管理
在越冬期间,要定期检查养殖设施,确保养殖设施的正常运行。
监测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确保甲鱼苗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
观察甲鱼苗的行为,了解它们的生活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管理小鳖的越冬过程,提高其越冬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