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场的建设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场地选择、围栏搭建、养殖设施、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以下是详细的建议:
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通畅、平整的地块建场,场地四周砌围墙或用竹篱围起,场内一分为二,中间留走道,走道两边用毛竹隔成栅栏,栏高2米左右,材料应光滑不带刺,最好有一定弹性,以免鸵鸟碰撞时受伤。
场地应远离村庄和生活区,避免选择在交通繁忙、环境噪音大的地方。
场地土壤以沙土或沙壤土为最好,因为沙土或沙壤土有较多的毛细管孔隙、透气和透水性良好,持水性小、雨后不会过分泥泞、易保持干燥。
围栏搭建
围栏高度一般在1.5 - 2米之间,可使用金属网或木栅栏,围栏要坚固耐用,防止鸵鸟逃脱。
每隔3 - 5米设置一根立柱,增强围栏的稳定性,围栏底部要埋入地下约30厘米,防止鸵鸟从底部钻出。
养殖设施
鸟舍要宽敞明亮,为鸵鸟提供舒适的休息和繁殖空间。可采用开放式设计,保证空气流通。地面铺设沙子或干草,便于清洁和保暖。
鸟舍内设置栖息架,供鸵鸟休息和活动。饲料槽要足够大,方便鸵鸟进食。饮水器要保证清洁卫生,提供充足的饮水。
饲料管理
鸵鸟的饲料包括青饲料、精饲料和矿物质饲料。青饲料包括各种新鲜的树叶、草料等;精饲料包括玉米、豆粕、麦麸等;矿物质饲料包括骨粉、石粉等。
饲料配比:根据鸵鸟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比饲料。一般来说,精饲料和青饲料的比例为3:7左右。
每天定时喂食,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同时,要根据季节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的量和种类。
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同时,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常见疾病包括新城疫、禽流感、大肠杆菌病等。对于这些疾病,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
饲养员管理
饲养员要具备一定的养殖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同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携带病菌进入养殖场。
养殖密度
合理的养殖密度是保证鸵鸟健康成长的关键。一般来说,每只鸵鸟需要5-1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建立一个符合鸵鸟养殖需求的场地,确保鸵鸟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