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养殖鱼怎么养

林地养殖鱼的方法如下:

选择合适的地点

鱼池位置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沟溪两岸、水库坝下、村前屋后等地方,底质以细沙为好,自然水位落差应在2米以上。

鱼池结构

鱼池可以用碎石砌成,池形无严格要求,面积10—40平方米,池高1.5—2米,水深0.8—1米。

每池进出水口要独立,能掌握水量,并设有拦鱼栅防逃,水流匀称,循环到角,形成滞水区,便于捞取鱼粪草渣。

水质要求

水源要充分,水中溶氧不得低于5毫克/升,一年中要有6个月以上的相宜水温,水温一般在20℃—30℃之间,不得低于15℃。

水的酸碱度要求是中性或弱碱性,防止暴雨后浑水入池。

放养鱼种

流水养鱼一般选择生长快、食性广、抗病力强、养殖周期短、养分丰富、价值高的草鱼为主,搭配少量的鲤、鲫、鳊鱼。

规格要求每公斤在10尾左右,小规格鱼适应不了流水密养。

流速流量

流水养鱼一般要求流速掌握在0.3—0.6米/秒,流速流量过大鱼易消耗体力,过小鱼易缺氧致死。

流速流量随着季节气温而变化,一般春季缓流,夏季急流,秋季缓流,冬季微流。

人工投喂

流水养鱼完全依靠人工投喂,一般以青饲料为主,如青草、南瓜叶、山芋藤、豆叶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种草养鱼和投颗粒饵料。

青料每天按体重1:1投喂,在30—40分钟内吃完为好。

颗粒饲料一般每小时投喂一次,夜间削减两次,水温在23℃以下按体重3%—5%投喂,23℃以上按鱼体重5%—10%投喂。

其他管理

养鱼前先要准备好一个体积不能太小的鱼缸,注意鱼的投放密度,最少要保证达到3升水养1厘米长的鱼。

新水要先存放一两天,称为晒水,目的是去水中的除部分氯气,并使新水和旧水的温度接近。

不能急剧改变水的温度,偏差不宜过大,一般4度以内是允许的。

不能一次换水过多,否则水质突然变化,会导致鱼的水质不适症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林地中成功养殖鱼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