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的人工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种苗生产
亲贝选择:选择性腺发育好、丰满的个体作为亲贝,饲养密度控制在每立方米水体20~30个以下。
诱导产卵:通过直射阳光加精液诱导、化学诱导(如氯化钾、氯化钙、碘化钾)、精子提取液诱导或变温刺激和流水刺激等方法促使亲贝产卵排精。
幼虫培育:受精卵在26~29.5℃条件下发育,经过22小时进入D型幼虫期,约10天成为壳顶后期幼虫,12天达到眼点幼虫,14天附着,贝壳大小为230微米×190微米。幼虫密度为每毫升水体1~2个,投喂扁藻或其他微粒人工饵料,每天换水1~2次。
养殖设备
蓄水塔:用于储存和调节育苗池和饵料池的水量,位置应高于育苗池及饵料池,结构为圆形,需设防雨和防日晒的顶盖。
育苗池:半埋式,成单行或双行排列,内置保种培养装置和室外扩大培养饵料水池。
过滤池:建于蓄水塔的下位,用于过滤水质。
养殖方法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干净卫生,定期消毒,使用对扇贝无害的消毒液改善水质,水温控制在10~15℃左右,最低水温不低于5℃,最高水温不超过20℃。
饲料管理:选择优质饲料,去掉劣质和带有病毒病菌的饲料,过滤过期变质的饲料,避免喂食后大量死亡。
日常管理:每天对扇贝进行勤加管理,定期抽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保持养殖环境的稳定。
养殖密度:每层养殖网笼中最多100粒扇贝,根据扇贝生长状况进行分群饲养。
疾病防治
筛选和消毒:在养殖前筛选出优质扇贝,对养殖用水进行消毒,保证水源无病菌和其他物质侵害。
饲料处理:去掉劣质和带有病毒病菌的饲料,过滤过期变质的饲料。
定期检查:每天对扇贝进行抽样检查,发现疾病及时处理,防止疾病扩散。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扇贝的人工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洁、控制适宜的水温、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