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高山土鸡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和技巧:

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环境安静、饮水方便、无污染、无兽害的地方,如竹园、果园、茶园、桑园等地。这样的环境有利于鸡只自由活动,觅食天然食物,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生。

育雏技术

在育雏室内育雏30天左右,待鸡只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后,转入大棚饲养。根据季节不同,放牧时间也有所不同,夏季30日龄,春秋45日龄,寒冬50~60日龄开始放牧。

放牧管理

放鸡场地应设置砂坑,供鸡只砂浴,以保持羽毛的清洁和健康。同时,搭建避雨、遮阳、防寒的草棚或塑料大棚,以应对不同天气条件。

放牧密度为50~70只/亩,每群规模约500只为宜。放牧可以提高鸡肉的结实度,促进体格健壮及羽毛紧密光亮,同时节约饲料和提高肉质。

饲料与饲养

采用原粮饲喂,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比例。也可以购买肉鸡生长料进行饲喂,并保证充足的饮水。添加10%~20%的青饲料,每周至少沙浴一次,并在河沙中喷入2%的敌百虫溶液,以杀灭体外寄生虫。

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放牧前要求每日饲喂5~6次,同时保证充足清洁饮水。

防疫措施

野鸡舍应每天清扫,每周用百毒杀等消毒剂进行一次消毒。在养殖过程中,往土鸡群里放几只大公鸡,可以有效提高鸡群的活跃度,大公鸡与土鸡群的比例约为1比15左右。

疾病防治

结合当地疾病流行状况制定免疫程序,防止严重传染病暴发。同时,搞好环境卫生,适时投喂药物,防止常见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发生。

孵化技术

孵化时,温度、湿度、翻蛋和晾蛋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孵化温度前期高、中间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湿度前期60%~65%,中期55%~60%,后期60%~68%,出雏期70%~75%。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地养殖高山土鸡,提高其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