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养殖的越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水中越冬法
土池越冬:
池梗北高南低,北面池梗建成约150厘米高的挡风墙。
9月份水位保持在40厘米,换水时不改变水位,土层保持在50厘米左右,有利于黄鳝筑洞。
水面结冰时要及时打碎冰层,防止水体缺氧。
网箱越冬:
停食后清理箱底腐烂的水草,保证箱内有充足的浮草供黄鳝攀附。
确保箱内保持一定的水位,防止结冰,并在气温低于0℃时敲碎冰层。
泥中越冬法
水温低于12℃时逐步排干池水,保持池底淤泥湿润。
在泥土上覆盖一层约15厘米厚的稻草或其他材料,草层下保留适量空隙。
池的四面应清沟沥水,以起到透气防寒的作用。
室内越冬法
水温降至10℃以下时,将黄鳝从池塘起捕并清洗,放入室内水泥池中养殖。
水泥池面积以3-8平方米为宜,水深不超过50厘米,使用整洁的外塘水或井水。
进水时温差不超过3℃,黄鳝和水的比例以1:2为宜。
前3天每天换水1次,以后每隔3-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时要清理水底的代谢物,并保持室内温度在2-5℃。
大棚越冬法
水温低于15℃时,将黄鳝转入塑料大棚内越冬。
棚内池水水位控制在50-70厘米,并放置水花生,投放量占水面的1/3。
水温12℃以上时需适量投喂,直至停食为止,并注意调整水质,防止大量代谢物耗氧。
保持棚内气温在2-8℃,晴天上午11时至下午3时注意揭膜通风。
发现大量黄鳝将头伸出水面时,应注意增氧。
建议
选择合适的越冬方法:根据养殖设施、水源条件及经济成本,选择最适合的越冬方法。例如,土池越冬适合大部分养殖户,室内越冬适合需要高成活率和快速出售的情况,大棚越冬则适合对温度控制要求较高的养殖环境。
保持水质和水温:无论采用哪种越冬方法,都要确保水质清洁,避免水体结冰,并维持适宜的水温,以减少黄鳝的体能消耗和疾病发生。
定期检查和增氧:在越冬期间,要定期检查黄鳝的健康状况,及时清理水体中的杂物和结冰,确保水体溶氧充足。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黄鳝的越冬成活率,确保其在冬季也能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