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蛙留种的方法如下:
新老隔离
为了防止疾病传播和新旧蛙种混杂,应尽量在当年将成蛙销售出去。如需留种,则应选择一两个池塘或新建几个专门的留种池塘,这些留种池塘的水路应与主养殖场完全隔离。
放苗前的清池、除杂
在养殖早蛙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池工作,包括清淤和使用生石灰清除池内残余蛙和细菌等有害物质,以确保留种池的环境干净卫生。
选择种蛙
选择体重在40克至50克以上、体躯强健、无损伤、无疾病、善于游泳、性情活泼的雌蛙。雄蛙的选择以体形匀称、健康为宜。雌雄比例原则上为1:1,但可适当增加雄蛙比例以提高繁殖效果。
-引种时间最好在青蛙越冬前的10月份,选择腹中有卵块的成蛙,这样经过短期饲养即可产卵。
种苗和养护
将刚孵化的蝌蚪放在孵化池中养护一段时间,待蝌蚪变态后,转入蛙池养护。幼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在蛙池四周建立防逃墙,每平方米水面放养密度控制在10~20只牛蛙。产卵期无需投喂饲料,等青蛙产卵结束后,再开始正常投喂。
越冬管理
加强越冬期间的饲养管理,保证青蛙安全过冬,并在越冬后保持良好体质。3月中旬开始,每平方米水面放养3对青蛙,产卵期不投喂饲料,产卵结束后适当减少投喂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选择和培育出健康的种蛙,为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