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人怎么贮草

养殖人在贮草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面晒制法

选择晴朗高温的天气,将收割后的牧草在草地上铺开,厚度约3~5厘米,暴晒4~5小时,直到叶子开始脱落且含水量约为35%~40%。

将草堆成小堆,堆高1米左右,直径1.5米左右,等待水分下降到15%左右时,即可打捆并上大垛储藏。

草架子晒制法

在潮湿地区或雨水较多的季节,可以在专门制作的草架子上进行干草调制。

草架上干燥可以加快牧草的干燥速度,保证干草品质。草的厚度应不超过70厘米,并保持蓬松和一定的斜度,以利于采光和排水。

干草储存

苜蓿、草木樨等豆科牧草晒干后叶子容易脱落,最好打成草粉储存。

禾本科牧草晒干后堆垛储存,垛底用木头、蒿秆等垫起,高出地面30~50厘米,以便通风。

垛的形状有圆形和长形两种,圆形垛高5~6米、直径4~5米,长形垛长8~10米、高5~6米。草垛收顶时应从垛底逐渐放宽,每侧放宽0.5米为宜,堆垛后要用塑料薄膜或稻草、玉米秸秆封顶,以防雨淋。

青贮

根据日常用草量建一个青贮窖,确保2天左右从上到下20厘米左右的青贮能吃完,防止长期暴晒造成二次发酵。

必须连续作业,尽快铡满、及时封窖,避免霉草坏草现象。

严格保证适当的含水含糖量,不足时适当加水、加酸、加酶、加菌(主要是乳酸菌)。

青贮发酵后40~60天可以取草,取后覆盖严实,防止开封部位变质浪费。

其他储存方法

牧草收割后,可以在田间摊开暴晒,估计水分降至30%时,堆成高约一米的小堆,任其风干。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最好将牧草堆成圆锥形或屋脊形,保持蓬松,并在堆中留下通风道,1周~3周即可。

晒制好的干草要合理贮藏,最好是用搭棚堆藏,也可以露天堆垛。搭棚时注意加防潮底垫,露天时注意务必使中间高四周低。

建议

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当地气候和牧草种类选择合适的贮草方法,如干燥地区适合地面晒制法,潮湿地区适合草架子晒制法。

控制水分:无论是晒干还是青贮,都要控制好牧草的水分含量,避免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储存效果和牧草品质。

定期检查:无论是堆垛还是青贮,都要定期检查温度和湿度,及时翻垛或翻动,防止发霉和变质。

使用储存设备:可以使用塑料袋、真空包装等密封储存设备,提高储存空间的利用率和防止饲草变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