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鱼搭棚养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和成功率。以下是具体的养殖步骤:
池塘条件
选择采光良好、通风,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
池水pH值宜中性或弱碱性,透明度为30厘米左右,水深1.5-2米。
进、排水口须设防逃网,池底部为泥质。
面积视养殖规模大小而定。
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或者是用食盐水和漂白粉将鱼苗浸泡20分钟左右,对鱼苗进行消毒。
一般每亩投放7000-8000尾为宜。投放规格要统一,体壮、有活力。
饵料投喂
生鱼主要以小鲫鱼等小杂鱼或畜禽屠宰后的下脚料等为食。
一般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左右。
另外,为保障营养的全面性,也要适当配合投喂人工饵料。
日常管理
巡池:每天早晚要巡池,细心观察黑鱼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换水:一般每半个月换水一次,水色浓时用生石灰15-20ppm全池泼洒,保持水质清新。
防病:生鱼很少得病,但养殖不当的情况下,也容易得病,如水霉病、白皮病、车轮虫病等,及早对症治疗即可。
搭棚
在养殖池塘上方搭建遮阳棚,可以有效防止阳光直射,降低水温,减少鱼的活动量,有利于鱼体的生长和繁殖。
遮阳棚的材料可以选择竹竿、钢管等,棚顶可以使用遮阳网或稻草等材料覆盖。
其他管理
定期检查养殖设施,确保其完好无损,避免因设施故障导致养殖失败。
根据养殖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和饵料种类,确保生鱼生长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生鱼搭棚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建议在养殖过程中,注意观察鱼的活动和水质变化,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养殖过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