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红蛋鸡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准备工作
严格消毒:将育雏室的墙壁、屋顶和地面冲洗干净,然后用消毒剂消毒,所有用具用消毒水浸泡后密封,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混合熏蒸5天。
全面检查:提前预温,确保接雏时的温度在33℃以上;水线畅通洁净,通风设施完备正常。
备好物资:进雏前2天准备好育雏饲料、维生素类药物、消毒药和预防性药物;饲喂用具与防疫用具数量充分且可用。
适宜的温度
提供适宜的温度:进鸡第一天温度在33℃以上,根据雏鸡的表现进行调整,确保鸡只均匀散开,活动自如,叫声欢快。
减少温差:育雏舍不同区域温差不要超过2℃,昼夜温差也要控制在5℃之内。
随时适度调整:晚上温度最好高于白天2℃左右,在生病、免疫、天气变化的时候要提高舍温1-2℃。
湿度
保持湿度:育雏室内的相对湿度达到60%~65%,以正常人的面部皮肤感觉舒服为标准。高温带来干燥时,可以通过地面洒水增湿消毒。
密度
合理密度:雏鸡运回来一般先放在上面三层笼中,随雏鸡日龄的增大,不断扩群、分层,以降低饲养密度,一般20天龄免疫时进行扩群分笼。
光照
光照时间:前三天光照时间达24小时,光照强度为5—7瓦/㎡;4-7天22小时。
光照强度:在育雏期的头3天宜采用23~24小时光照,以后采取渐减光照的制度,具体实施方法没有固定模式。
营养需求
自由采食:在育雏阶段宜采取自由采食,要供有足够数量的食槽。食槽中经常保持有饲料,让雏鸡随意采食,以利均匀生长。
饲料管理:正确使用全价复合饲料,将玉米等原粮粉碎后按照配方用麸皮、豆饼、鱼粉等其他原料喂养鸡。
环境卫生
日常清洁:每天清洗食盘、食槽和饮水器,每天清除雏鸡粪便。饲养人员出入鸡舍要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门口要设消毒池并及时更换池内的消毒液。
疾病防治
疫苗接种:育雏期内按照免疫程序按时做好鸡新城疫、法氏囊及鸡痘等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其他管理
断喙:第8-10天可断喙,鸡舍内的温度控制在31℃-32℃。
加光:根据鸡群品种和体重情况,适时进行加光,提高产蛋率和蛋重。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红蛋鸡苗,确保其健康成长和高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