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稻田水鱼养殖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方式,通过合理利用稻田资源,实现稻鱼双丰收。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和注意事项:
1. 稻田选择与田间设施建设
选择稻田: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保水能力较强、不受洪水危险的稻田。
田间工程:
增加田埂高度:田埂高度应高出稻田40-50厘米,宽度控制在50厘米以上,以防水鱼外逃。
开挖鱼凼:在水稻种植前开挖鱼凼,深度1.4-2.4米,面积50-100平方米,与鱼沟中心沟相通。
开挖鱼沟:鱼沟面积占田块总面积的3%-5%,沟宽40厘米,深50厘米,形状可以是“十”字、“日”字、“田”字或“井”字形,并连通鱼凼。
加固田埂:田埂加高至40厘米,加宽至50厘米以上,锤打结实,防止大雨时垮埂或漫埂逃鱼。
建好进出水口:进出水口应对角设置,进水口比田面高出10厘米左右,排水口宜与田面平行或略低。
安装拦鱼栅:拦鱼栅可用竹片或铁丝编网,网眼大小以鱼逃不出为准,高度和宽度应比进出水口宽30厘米。
2. 鱼种选择与放养
选择鱼种:主要选择耐高温、杂食性或草食性的鱼类,如鲤鱼、草鱼、鲫鱼和鲢鱼等。
放养时间:早稻和中稻田可以在整田或插秧后放鱼,晚稻田在第一次爬田结束后放鱼。放养规格一般为10厘米左右的鱼种,须待秧苗返青后才可放鱼。
放养密度:根据稻田面积和水质情况,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避免鱼类过度拥挤。
3. 饲养管理
定期巡查:早晚巡田,观察鱼类活动情况,防止田间漏洞和塌陷,检查田埂是否坍漏,进出水口是否通畅。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良好,水温在合适范围内。使用有机肥,少用化肥,并少量多次施肥。
投喂管理:根据鱼的规格与生活习性,掌握合适的投喂量,保证鱼能摄入足够的营养。投喂时间一般在早晨和傍晚,投饵台倾斜度要防止甲鱼受伤。
防洪抗旱:注意蓄水保鱼,节约用水,台风暴雨来临时要做好准备,防止田水满溢逃鱼。
4. 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广谱的农药,防止水产动物中毒。若有中毒现象,应立即采取边放水边加新水的应急措施。
5. 收获与销售
收获时间:根据水稻和鱼类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收获。一般可在水稻成熟前10-15天收获鱼类。
销售:稻田鱼品质优良,市场需求大,可通过市场销售或加工成特色农产品出售,获得额外收益。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进行户外稻田水鱼的养殖,实现稻鱼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