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养殖鲶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室内养殖
使用热水保持水温在18~26度之间。
室外养殖
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入冬后不需要特殊管理,只要保持水质清洁即可。
疾病防治
在鲶鱼类停食前30天左右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强化培育提高鲶鱼类抗寒抗病能力。
饵料中要添加适量的甜菜碱、氯化胆碱等,促进肝脏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形成。
封冰前对池水进行处理,降低有机质含量,减少有机耗氧量,消除致病菌和有毒有害物质。
水质管理
定期换水,一般每隔半个月换水一次,水质不是很脏时只需换水30%即可。
在闷热或阴雨天,要注意向水中增氧,可以在水面上种植浮莲调节水质和遮阳。
饲料投喂
鲶鱼食性杂且不会控制食量,因此喂食时要控制饲料量,遵循少量多喂的原则。
幼鱼期主要以肉食性饲料为主,随着生长逐渐转变为植食性饲料。
适时收获
通常在3个月左右就可以进行捕收,捕收时先放干池水,再用渔网或带饲料的笼子捕捉,注意捕捉大的,留下小的。
池塘条件
养殖鲶鱼应选择水源干净无污染、便于换水、远离城市且交通便利的场所建池。
池塘底泥不宜过厚,一般10厘米左右即可。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证鲶鱼在冬天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