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淡水鳗鱼怎么养殖

巨型淡水鳗鱼的养殖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池塘的整修与消毒、鱼种放养、水质管理、饲料投喂和病害防治。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步骤和建议:

池塘的整修与消毒

春节后对池塘进行整修,干塘曝晒。

4月中旬每亩用35公斤生石灰和水泼洒全池(包括塘边)进行消毒。

5月上旬进水15~20厘米,每亩用20斤茶籽饼进行清塘、清杂、增肥。

鱼种放养

鳗苗前期在配有锅炉、温度为28℃的大棚恒温室内养殖。

6月初水温恒定在24℃以上时放入土池,放养规格为60~100尾/公斤,每亩放养量约1800尾。

水质管理

勤换水,每月加换水2~3次,每次15厘米,特别是在养殖后期需勤换水,并加大换水量。

勤开增氧,塘口配备水车式增氧机,视天气情况调节增氧时间,在养殖后期,特别是高温季节,每天增氧时间不低于8小时。

定期使用生物制剂,如EM菌原露500克/亩,适当使用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

饲料投喂

根据鳗鱼的不同生长期调节饲料的配方,饲料蛋白不低于45%,脂肪含量低于8%。

视水温、天气和吃食情况,饲料量占鱼体量的2~3%。

每7~10天调整一次投饲量,日投饲次数为2次,投喂前用饲料搅拌机搅拌并加适量的豆油,饲料都投在固定的食台上,以减少饲料失散,便于观察鳗鱼吃食动态。

病害防治

定期检查池塘水质,保持水质稳定,及时发现并处理水质异常。

使用生物制剂和药物进行病害防治,如使用EM菌原露等。

其他注意事项

养殖池塘的规格:池塘大小应根据鱼的数量来确定,每只鱼需要2-3平方米的空间。水深应保持在0.8-1.2米之间,池塘形状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宜,边缘平整。

光照:适当的阳光可以帮助培养水色,抑制寄生虫和病菌的繁殖,但需使用黑色遮阴网或白色保温膜控制光照强度。

水温:鳗鱼对水温变化非常敏感,需要保持水温在20-28℃之间,水温10度以上开始摄食,水温超过30℃时摄食不稳定。

盐度:水体中的盐度应保持在2-5‰之间,以预防寄生虫和病菌。

氨氮和亚硝酸盐:氨氮含量与水温、PH值有关,需要综合控制,保持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有效地进行巨型淡水鳗鱼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率和成功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