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鳖怎么养殖技术

水鳖(又称甲鱼)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选择与建设

地点选择:选择环境安静、无噪音、交通方便、接近电源且离水源近而无污染的地方。池塘形状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宜,深度1-1.5米,坡体比例为1:3或1:3.5,堤面宽2-3米,围栏材料可选铝板、PVC板或石棉网等。

水质消毒:使用石灰对池塘底部进行消毒,并用家畜粪便进行施肥,以提高浮游生物数量。灌水前要检查进水口和排水口,防止渗漏。

水质调控

水温控制:甲鱼最佳生长环境的水温范围为30℃至32℃,应保持水、气温在这个范围内。可采用温室保温或不同的加温方式。

pH值调控:甲鱼池的水体应保持偏碱性环境,pH值控制在7.5~8.0之间,使用生石灰调节pH值,建议浓度在40ppm左右。

充氧:水体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应根据水体状况调整充气时间,建议固定充气时间段。

水质培养:应用微生物制品培养水体,提高水体的稳定性与自净能力,建立水体的微生态平衡。

饲料投喂

饲料选择:选择大型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以降低养殖成本。饲料中可添加5%鱼油和适量奶粉,以及维生素C、E等。

投喂方式: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软颗粒投喂更能减少饲料浪费。每天投喂两次,早上8-9点一次,下午4-6点一次,投喂量根据甲鱼体重和天气情况灵活掌握。

苗种放养

暂养:刚出壳的仔鳖应放在孵化槽内暂养一天,待适应环境后再放入塑料大盆中驯食,每天喂食两次,使用鸡蛋作为主要食物。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和其他因素而定,亩投2-3龄幼鳖100-150kg,最多不得超过200kg。放养前要进行分级暂养15天左右,待适应环境后再投入养殖池。

疾病防治

消毒:定期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消毒,防止病菌滋生。同时,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肥度适当。

防逃:四周建好防逃墙,防止甲鱼逃逸。高度一般1米左右,材料可选用砖砌、石棉瓦竖置等。

生态养殖

利用天然资源:养殖泥鳅、福寿螺等,利用沟埂、池坡养殖蚯蚓,诱蝇育蛆,培育昆虫等,增加甲鱼的食物来源。

植物性饵料:在鳖喜食的饵料中添加少量植物性饵料,如麸皮、玉米粉、豆渣及少量瓜类和微量元素,加工搅拌混合后投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水鳖的养殖,提高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