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鸡的养殖方法可以分为雏鸡和成鸡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饲养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方法:

雏鸡养殖方法

饲料选择

雏鸡消化机能弱,应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如半熟的小米并拌入熟蛋黄(按18只雏鸡每日拌1个),10日龄后可以在饲料中加入10%-20%玉米面,8%-10%切碎的青饲料,1%-1.5%的骨粉,1%-1.5%的鱼粉和0.5%清水洗净的细砂粒。30日龄后可以改喂粉料混合切碎的青菜,并加入骨粉、鱼粉、贝壳粉等,同时每天还要喂1-2次粒料(如小米、大麦、小粟等)。

饮水管理

雏鸡破壳后的一天内即要开口进食,前面一周的饲料喂养一定要精细,食物最好是经过高温处理的熟食,便于雏鸡消化,一周后可以开始喂养雏鸡饲料,一天控制在6次左右。水槽长期保证有水,以温水为佳,尤其是在进食的时候。

温度和湿度控制

育雏室温度控制在25°以上,对阳光进行遮挡,初期的雏鸡怕光。育雏室的温度为要相对保持在20℃至32℃,湿度为65%至60%。

卫生和消毒

育雏前,育雏室的地面和墙壁要用2000∶1的百毒杀S或ABB消毒剂喷洒消毒,再把食槽冲洗干净,晾干备用。育雏室要有半米高的水泥围墙,严禁有鼠洞。每天要定时清洗食槽和水槽,并消毒。

疾病防治

在雏鸡15日龄后,每天按饲料量的0.1%添加工天的磺胺二甲嘧啶,然后停止1-2天再喂。到45日龄后,要注意防治鸡蛔虫病。在8、25和66日龄可接种鸡新城疫疫苗。如发现病鸡要立即隔离。

成鸡养殖方法

饲料管理

一个月后雏鸡基本度过了育雏期,可以慢慢的开始成鸡式管理。饲养时间改为定时喂养,一天控制在3-4次左右。饲料要多一些精饲料补充营养,如玉米粉、谷粉、小麦粉、大豆等,可以互相混合使用,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微量元素物质,以提高乌鸡的健康。

饲养密度

成年的乌鸡以8-10只左右/㎡为佳,雏鸡以40只左右/㎡为佳,这样对于乌鸡进行分群管理有助于乌鸡快速健康生长。

卫生管理

平时喂食的食槽和水槽要定时清洗,最主要的是要定期清理鸡棚里的鸡屎,不要积累在鸡棚里,这样会滋生细菌,影响乌鸡的健康。

通风控温

鸡舍的通风控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也是一个病原因素之一。通风口一定要能贯通整个鸡舍,位置摆放一定要合理,不让会导致部分通风不好的区域出现病菌积累。成年的乌鸡鸡舍温度控制在20°以上即可,但不能超过30°。

光照管理

母鸡在冬季要补充光照,同时进行精心的饲养管理,才能多产蛋。冬天把光照时间延长至13-14小时,同时供应营养丰富的饲料可提高产蛋率22%。

疾病防治

定期喂养抗生素来提高其免疫能力,定期注射疫苗,可以有效的减少因为细菌感染出现的鸡瘟,并将剩余的食渣或粪便清理干净,能够很好的防治乌鸡疾病。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小乌鸡,提高其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最终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