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殖香菇的种植方法如下:
林区选择
优先选择中高海拔、树龄较高、远离人群的原生态林区进行种植,以确保环境的绿色安全和原生态。
香菇菌棒制作
基础配方包括麦麸100kg、木屑850kg、玉米粉50kg、复合肥2kg、豆饼粉5kg、石灰粉10kg、石膏粉5kg、轻质碳酸钙4kg和富硒香菇营养料1kg。
制作过程中需严格除杂并防止烧菌,富硒香菇营养料中主要含有钙、镁、硫、锌等营养元素。
废旧菌棒处理
收获1~2潮菇后,去掉塑料膜和残余部分,排入泡水池中。
添加复合肥、尿素和石灰粉,浸泡8~15小时后运到林区。
林下培菌模式
在林下打开培菌穴,将处理好的菌棒放入并覆土栽培。
可以采用单棒式培菌,使用香菇专用打坑器打坑,每穴放半个或一个菌棒,以提高生产效率。
配料与发酵
春季畦栽方法中,配料包括蓄禽粪、碎稻草、磷肥和石灰等,任选其一进行粉碎搅拌,堆成高1m、长宽各1.2m的料堆,孔径30cm,孔深到底地面。
料堆温度升到60°C以上时进行翻堆,维持35天结束发畦酵。
挖坑、铺料、播种
选林地待土壤化冻后,地温在8°C以上时,铺一层厚5cm料,撒一层菌种,依次铺第二层5cm、第三层5cm料和菌种,菌种分配一、二层30%、三层40%,拍实拍平后覆盖黑色薄膜保湿。
发菌管理
薄膜中料堆温度高于25°C、湿度大于85%时白天揭膜通风,降湿后盖薄膜或搭建小拱棚增透气量。
温度低于15°C时在薄膜上盖草或树叶增温,保持料堆内湿度60%、空气湿度78%。
覆土和覆土后管理
播种后18~20天,菌丝长到料底或蔓延至料层2/3时覆土,覆土材料为草炭土或裸地10cm内的表层土,调至中性,土壤湿度60%,覆土厚度35cm。
前期温度22°C、空气相对湿度80%时将薄膜盖在土层上促菌丝生长,后期控制温度在10~20°C之间,湿度在80%~90%之间,增加散射光照度,给予适当通风。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林下成功种植香菇,并且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香菇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