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怎么养殖技术最好

土鸡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

集约化笼养: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便于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放牧散养: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有利于提高鸡肉的结实度和肉质,同时节约饲料。

做好准备工作

育雏前的准备:包括鸡舍的温度控制、饮水器具和喂料器具的调整与维修。

育成舍的准备:温度较育雏舍低,需要调整饮水器具和喂料器具的高度和数量。

科学转群

转群前后1周: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药物和添加剂,如速溶多维、维生素C和活力健等,同时添加抗菌药物和驱虫药,如氟哌酸、土霉素等,以预防疾病。

转群操作:应在夜间进行,转出鸡舍应调暗灯光或关闭,转入鸡舍应整夜开灯,防止鸡因不适应新环境而挤堆死亡。

断喙与接种疫苗:转群前后应断喙,并在转群前1~2周接种疫苗。

控制饲养与适时换料

饲料选择:育雏期使用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雏鸡全价饲料,育成期和放牧期多喂青饲料、农副产品、土杂粮。

饲料更换:43~70日龄雏土鸡使用土鸡育成前期料,之后逐渐过渡到土肉鸡育肥中期料。

严格防疫

卫生消毒:定期进行鸡舍的消毒工作,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免疫接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预防接种。

疾病防治:注意防治球虫病、卡氏白细胞虫病及消化道寄生虫病,中后期尽量不用人工合成药物,多用中药及生物防治。

适时销售

饲养期控制:根据土鸡的生长生理和营养成分积累特点,确定合适的饲养期,以确保肉质和风味。

体重与肉质:小型肉鸡公鸡100天,母鸡120天上市;中型肉鸡公鸡110天,母鸡130天上市,此时肉质和营养成分达到最佳状态。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土鸡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