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猴头后期怎么养殖

龙岩猴头后期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培养基的配制

原料选择:选择无霉烂变质、无虫蛀的阔叶树木屑、棉籽壳、甘蔗渣、麸皮、米糠等。

配方

配方一:棉籽壳80%、木屑10%、米糠8%、石膏粉1%、过磷酸钙1%。

配方二:木屑78%、米糠10%、麦麸10%、石膏粉1%、过磷酸钙1%。

配方三:碎玉米芯78%、米糠或麦麸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

配方四:酒糟80%、稻壳8%、麦麸10%、石膏粉1%、碳酸钙1%。

配方五:稻草粉60%、木屑20%、米糠17%、石膏粉1%、蔗糖1%、过磷酸钙1%。

配方六:甘蔗渣78%、米糠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

培养料配制:为了减少培养料所携带的霉菌数,栽培主料要在灭菌前进行暴晒,再按配方配制,辅料用水稀释后均匀地喷洒到主料上,充分搅拌,将含水量调至60%~65%,装瓶或袋。

灭菌

一般采用高压灭菌,压力在1.5千克/厘米²,灭菌1.5小时;在常压下灭菌8~10小时。

接种

挑选菌丝洁白、浓密、粗壮、上下内外均匀一致的猴头菌菌种,菌龄控制在35~40天为宜。

接种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每瓶接入2小块指甲大小的猴头菇三级原种,然后送至培养室培养。

培养菌丝

接种后的菌瓶或袋,要移入培养间,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在23~25℃,菌丝培养阶段避光,以免过早出现原基。

注意堆温,以不超过3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右,每天通风两次。

培养发菌

当菌丝长满瓶子后,要移到17℃-21℃的温度下培养10天左右,长出菌蕾。

后期管理

保持培养室温度在20-30℃,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弱光条件下继续培养。

定期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如菌丝生长缓慢或稀疏,可能是由于培养基含水量过高或灭菌不彻底。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进行龙岩猴头的后期养殖,提高猴头菇的产量和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