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马黄的养殖方法如下:
建池
使用混泥土和钢筋砌一个池子,确保排水方便且最好能循环,方便以后收割,同时设置蚂蟥防逃设施。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池宽3米,深1米,长度不限。池中可放养螺、蚌、蛙、龟鳖、蚯蚓以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作为主食。
饲料
人工饲养可利用各种血拌饲料、草粉,甚至粪便等。
温度控制
冬季保温,使池气温保持在15℃以上,蚂蟥就能摄食生长,缩短养殖周期,实现全年饲养。
饲养池水温在15~30℃时,蚂蟥生长良好,10℃以下停止摄食,35℃以上影响生长。
育苗与移栽
选地:选择地势平坦、保水能力较强的沙壤土,排灌条件好,地下水位不能过高。
整地施肥:秋季或春季深翻,结合整地亩施3-5吨腐熟农家肥,并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按宽1.3-1.5米,长10-20米做苗床。
播种:麻黄种子在15-25℃时发芽率最高,一般5-6月份播种较好。播种前用多菌灵、百菌清或硫酸铜等药剂浸种,亩播量10-15千克,播后覆0.5-1厘米细沙,保持苗床湿润。
苗期管理:出苗后及时清除杂草,适时松土,保持土壤水分。当苗高4-5厘米时,减少浇水次数,及时排除积水,注意防治立枯病和蚜虫侵害。在生长旺盛期追施2-4次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
移栽:幼苗在当年秋天或第二年春天移栽,选择地势平坦的中性沙壤土,亩施1-2吨农家肥,按设定行距开20厘米深的沟,栽植行距20-40厘米,株距20-25厘米,覆土深浅以根茎部埋入土中2-3厘米为宜,保持根系舒展,然后浇水座苗。
基地选择
麻黄种植以沙壤土为宜,pH值为7.5-8.0,土壤含盐量小于0.1%,有机质含量1.0-6.0毫克/千克,水解氮大于7.0毫克/千克,速效磷大于2.0毫克/千克,速效钾达到45.0毫克/千克。土壤中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对麻黄的影响依次为铁>锰>硼>锌>铜>钼。如土壤养分含量低于此水平或微量元素排列顺序不同时,应进行土壤培肥和使用微肥进行调整。
具备灌溉排水条件,地下水埋深大于1.5米,田间杂草较少,无多年生杂草。对新垦荒地,首先规划、平整、修排水渠道等,整地时放入一定的有机肥或化肥,提高土壤肥力。
这些方法提供了从建池、饲料、温度控制到育苗、移栽以及基地选择的详细步骤和建议,有助于成功养殖天然马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