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肉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场管理
采用“全进全出制”,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鸡,养到一定体重后统一出栏。这有助于彻底消毒鸡场,控制疾病,并简化管理。
鸡舍建设
鸡舍内应建设棚架,高度约50-60cm,上面铺上网片或5-10cm厚的垫料,以便肉鸡自由觅食和饮水。
雏鸡选择
选择健康的种鸡群,确保雏鸡无疾病,体重达到32克以上,发育匀称,羽毛清洁有光泽,活泼好动。
环境控制
温度:第一周鸡舍温度应控制在35℃-33℃,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降到20℃左右。夜间温度应比白天高1℃。
湿度:第一周舍内湿度保持在65%-70%,两周后逐渐降低至55%-60%。
通风:保持鸡舍空气新鲜,防止贼风,同时注意通风换气。
光照:雏鸡入舍后0~5日龄实行全天24小时光照,以后逐渐缩短到20小时直至出栏。
饮水管理
每1000只雏鸡应配备20-25个饮水器,确保水质清洁,每天需要饮2-3升水,高温时增加饮水量。
饲料管理
选择高蛋白、高能量、易消化吸收的饲料,如玉米、豆粕、鱼粉等,注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比例。
饲料中可添加多维矿物剑客等,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定时定量喂养,避免过度饮食或饥饿,保证肉鸡获得足够的营养。
疾病防治
制定免疫预防方案,确保药物、疫苗及时到位。
定期消毒鸡舍和设备,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养殖密度
根据鸡舍面积、通风情况和温度等因素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影响生长和健康。
运动和活动
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鼓励肉鸡运动和活动,设置鸡笼、跳台等器材。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小肉鸡的养殖成功率,确保肉鸡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