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鸡下蛋的养殖方法如下:
防寒保温
温度对土鸡的产蛋量影响较大,产蛋期最适宜的温度为14~16℃,不能低于5℃。在冬季来临前,要及时采取防寒保温措施,如堵严缝洞、地面铺上垫草等,以提高舍温。冬季天冷时,要设置活动场所,并有防风、防雨、防雪设备。放鸡运动前要先开气窗,匀温通气后再将鸡放出,天冷时要迟放早收,场地有雪要及时扫除清理。
增加光照
土鸡每天需要12~14小时光照方能正常产蛋。在冬季自然光照较少的条件下,除了白天让鸡晒太阳外,要使用电灯进行人工补充光照。人工光照早晚都可以进行,光照不需太强,灯泡度数视鸡舍大小而定。如能用灯罩聚光,效果更好。开灯要定时,中间不要间断,水和食应放在灯下,以吸引鸡向灯光聚拢。
饲料多样化
土鸡的精饲料应以玉米、高粱、麸皮等为主,青饲料应以胡萝卜、白菜、菠菜等为主。产蛋期还要喂些豆饼、玉米面、贝壳粉、鱼骨粉等蛋白和矿物质饲料,并且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
用白酒拌料饲喂
每公斤饲料中加入60度左右的白酒30~40克,拌匀后饲喂,可使土鸡的产蛋率提高18%左右,同时还能增强其抗病能力。
饲料添加剂
饲料中添加0.05%的氯化胆碱、0.15%的蛋氨酸以及适量的天然酵母素能提高产蛋率3%左右。
设置产蛋窝
在鸡舍里增设产蛋箱或产蛋窝,每3~4只鸡设置1个产蛋箱(窝),在产蛋窝里放置适量干燥的草或麦秸,以减少鸡蛋破损。可以在产蛋窝里预先放置1~2枚蛋壳或乒乓球,以帮助鸡将产蛋的地点固定下来。
按比例配置公鸡
在21周龄时结合第二次选种,按公母比例1∶(8~10)把经过挑选的健康公土鸡放入到母土鸡群中。放入时间应在熄灯前进行,以避免惊群。
及时淘汰低产鸡
对于产蛋量低或不产蛋的鸡只,应及时进行淘汰,以减少饲养成本并提高整体产蛋率。
防治生殖系统疾病
在土鸡开产之后要尤其注意其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定期使用舒卵剑客+鱼肝剑客,给鸡群的输卵管保健、消炎,避免输卵管疾病造成产蛋率下降。
放鸡运动
适当增加鸡的活动量,可以提高其体质和产蛋率。可以在放鸡时先开气窗,匀温通气后再将鸡放出,天冷时要迟放早收。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土鸡的产蛋量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