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在外面怎么养殖

野外养殖马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养殖地点选择

选择安静、向阳、背风的环境,周围1000米内要有数量较多的树木,且要有水源。

养殖设备

蜂笼:木制或用铁纱网制成,体积约为0.03~0.04立方米,确保有充分的活动余地。

蜂棚:大小视采收蜂巢的多少而定,可利用大型玻璃温室、大型厂房或建立专用育蜂棚。蜂棚用铁、木作支架,铁窗纱作围网,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高2米,棚内种植玉米、大豆、棉花等易接入昆虫生存的作物,棚的一面留有纱门。棚内要悬挂盛有蜜水、水果、瓜皮等饲料的小盘,使蜂能在放入后取食并自由活动。

蜂箱:用木材做成,边长15~20cm,上下用薄木板做成盖和底。盖上装有挂钩,四周挂有纱窗,一侧留有活门。

采集蜂种

每年9月底10月初,马蜂开始脱离旧巢,迁移到适宜场所群集越冬,此时收集群蜂最为适宜。夜间用捕虫网在群蜂的越冬处收集,养殖在蜂笼中。每个蜂笼放入300~500头,并用黑布遮光,放在干燥通风、不受干扰的空室内,减少活动量,促使其提前进入冬眠状态。为避免蜂群脱巢后不易寻找,也可于9月中旬在原巢上采收,放入笼或箱中,利用群蜂向上习性,在笼底投放熟透的苹果、桃和水分较多的青菜。中午气温高时,在阳光下晒3~4小时,使其活动并取食,推迟休眠期,不但补充了营养,仍能使其安全越冬。

饲养管理

冬季要确保大棚内的温度良好,以防低温导致蜂群死亡。入春后要及时投喂,并急躁放蜂出笼,让它们快速筑巢。春季气温恒定在13℃时,越冬胡蜂开始散团活动,可在夜间移入大棚中,轻开笼门或箱盖,来日胡蜂即在棚内飞翔。气温恒定在17℃以上时,蜂开始进入筑巢产卵阶段,应随时观察,见有蜂在棚顶及四周纱网上时飞时停,应及时将蜂笼挂在棚内各处,将笼开启一半而拴牢。在育蜂棚中仅有人工设置的蜂笼是遮光避雨、挡风的适宜筑巢地点,蜂很自然地飞入笼中。只要经过短暂的适应,用足及口器在笼顶清理巢基,这时饲料盘中应添加糖蜜成分,以利于蜂建造牢固的巢柄。然后建立第1个巢室。巢室是胡蜂将口器啃嚼后的朽木及纸张等糊状纤维物质衔入笼中,粘连在巢柄上,再稍修砌而成的,因此,要在蜂棚内放上腐朽木材,棚壁纱网上挂些废纸条,备蜂取用。

病虫害防治

注意观察蜂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方法,但需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操作,避免对环境和蜂群造成伤害。

安全防护

养殖马蜂需要注意安全防护,避免被蜇伤。使用防蜂服、手套、面罩等防护装备,学习处理蜇伤的方法,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野外成功养殖马蜂。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了解马蜂的习性和生态,选择合适的养殖设备,做好饲养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成功的关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