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的储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青贮加工技术
技术描述:将腊熟期的玉米通过青贮收获机械切碎至1—2cm长,含水量控制在67%—75%,然后装贮于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压实密封贮藏。利用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保持青秸秆的营养,并带有轻微的果香味。
操作要点:
及时压紧青贮料,每装填50厘米左右碾压一次。
整平青贮料表面,确保紧密均匀。
覆盖塑料薄膜,并在四周多出1米左右的塑料薄膜,用黄沙压紧。
注意防止通气、霉烂,定期检查薄膜有无破洞。
微贮加工技术
技术描述:将玉米秸秆切短,长度适宜于不同牲畜的需求,然后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使玉米秸秆发酵后变成带有酸、香、酒味的饲料。
操作要点:
秸秆长度:养牛5-8cm,养羊3—5cm,养猪需粉碎。
容器:可选用水泥窖或土窖,底部和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
秸秆含水量:控制在60%—70%。
黄贮加工技术
技术描述:将玉米秸铡碎至2~4cm,装入缸中,加适量温水闷2天,使秸秆变得酸、甜、酥、软,提高牲畜的利用率。
操作要点:
铡碎秸秆后加温水闷2天。
装入缸中并压实。
氨化加工技术
技术描述:将玉米秸秆切碎后,喷水并加入尿素,搅拌均匀后装入青贮池中,压实后密封,利用氨化作用保存秸秆。
操作要点:
秸秆切碎至3~5厘米。
每100公斤原料喷水15公斤,加5公斤尿素。
搅拌均匀后装入青贮池,压实并密封。
建议
选择合适的储存方法: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青贮、微贮或黄贮方法。
严格控制含水量:青贮和黄贮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75%之间,以利于微生物发酵和保存。
及时封窖:青贮料填满后要及时封窖,防止空气和雨水进入,确保青贮饲料的质量。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青贮饲料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霉变、漏气等问题。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储存玉米秸秆,提高其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