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菌种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准备原材料
主要包括麸皮、木屑、玉米粉、石膏粉等。
麸皮与木屑的比例约为7:3,玉米粉与石膏粉的比例约为1:1。
搅拌与装瓶
将上述原材料按比例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直至料质均匀、无结块。
将混合料装入750毫升的玻璃瓶中,装至瓶肩部位,表面压实。
高压灭菌
将装有混合料的玻璃瓶放入高压灭菌锅中,在121℃下高压灭菌2小时。
灭菌后,从灭菌锅中取出瓶子,冷却至室温。
接种
当瓶内温度降至30℃以下时,即可进行接种。
接种时,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将黑木耳菌种接种在混合料表面,接种量为10%。
培养
将接种后的菌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温度在25℃,湿度在60%左右,培养约30天。
在此期间,需定期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如有杂菌污染,应立即进行处理。
黑木耳种植技术
种植环境选择
黑木耳适宜生长的环境为海拔较高、通风良好、水质清澈的山地或丘陵地区。
选择种植地时,应优先考虑这些地区,并确保种植地的前茬作物不是食用菌,以避免菌种交叉感染。
搭建耳棚
在选定的种植地内,根据地形搭建耳棚。
耳棚的跨度在6-8米之间,高度在1.8-2米之间,棚顶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棚内温度和湿度。
在棚内设置出菇架,一般每平方米可设置4-6个出菇架。
栽培管理
当黑木耳菌丝长满培养基质后,可以移入出耳室进行出耳管理。
出耳期间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加强通风和光照,防止病虫害发生。
其他注意事项
选种:选择适宜当地环境、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质品种。
培养基质:可选用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作为主料,加入适量的麸皮、糖、石膏等辅助料,制成颗粒状或饼状基质。
接种:将选好的黑木耳菌种接种到培养基质中,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防止杂菌污染。
发菌管理:将装有菌种的塑料袋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发菌管理,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加强通风换气,防止杂菌感染。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黑木耳菌种,并提高其生长质量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