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蛭蚂蟥的养殖方法如下:
生态养殖池建立
建设水泥养殖池,池底铺一层30~40cm厚的水塘淤泥。
将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稀释至80~100倍,通入养殖池内,通入深度为1.1~1.4m。
养殖池水面上方设置有生态浮床,生态浮床上种植金银草2号,面积占水池面积的0.6~0.8。
在养殖池内放养浮游生物。
水蛭苗的放养
将孵出的水蛭幼苗按8~12万尾/亩投放入水池。
每6~7天向池中注入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一次,每次注水10~15cm。
水蛭食饲管理
每隔6~7天投喂一次人工饲料,饲料由动物血、豆粕、玉米粉等组成。
饲料中可添加适量的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促进水蛭生长。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新,溶氧量充足。
夏季高温时节,适当换水,防止水温过高。
定期进行日常巡查,观察水蛭生长情况,及时清理死亡水蛭,防止疾病发生。
温度控制
适宜的水温范围是10-25摄氏度之间。
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进行水温调节,夏季搭建遮阳棚防暑,冬季覆盖塑料薄膜防寒。
疾病预防
防止水蛭因食物中的细菌拉肚子,要经常投放清理肠道的制剂。
及时清除残渣,以免污染水体。
越冬管理
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水蛭停止摄食,钻入土中或树叶下冬眠。
种苗选择
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为宜,选择健壮、无伤、规格大的水蛭进行养殖。
投放密度为每立方米水域投放一万条水蛭,雌雄同体,每条水蛭都能产卵繁殖。
投喂方法
饲料以水草、水中微生物、有机质等为主,人工饲养主要以投喂牲畜血拌草粉和螺蛳为主。
每亩水面投放25千克活螺蛳,任其自然繁殖,水蛭自由采食。
7天喂1次动物血,加快水蛭的生长速度。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医蛭蚂蟥的养殖,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