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黄鳝的繁殖方法主要有两种:自然产卵繁殖和人工催产繁殖。

自然产卵繁殖

选择产卵池

准备一个水深为40~50cm的长方形水泥结构产卵池,面积大小根据需求确定。

注入干净的水,并挂一些棕榈。

投放亲鳝

雌雄配比:

如果雄鳝体重比雌鳝大,按照1雄多雌的比例投放。

如果雄鳝与雌鳝体重相近,按照1:1的比例投放。

如果雄鳝体重比雌鳝小,按照1雌多雄的比例投放。

交配产卵

等待黄鳝自然交配产卵,一般产在棕榈上。

人工将棕榈捞出,放到水深50cm左右的孵化池中,确保水温在17~31℃之间。

孵化

孵化期间需经常换水,温差不超过4℃。

使用增氧器增氧,胚胎在不同阶段耗氧量不同,越到后期耗氧量越多。

孵化时间与水温关系密切,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

培育

孵化后的小鳝苗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育,准备一个10平方、池深40cm的小型鳝苗池。

池底加土5cm,水面深10~20cm,投入牛粪或猪粪,并放一些须根丰富的水葫芦。

投放鳝鱼苗,按照每平方1.5斤的标准。

人工催产繁殖

选择亲鳝

选择色黄体壮、体长25~30厘米的黄鳝作为亲鳝,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4尾。

繁殖前1~2个月精心管理,喂足蚯蚓、蝇蛆等高质量动物性饵料。

选配亲鳝

根据亲鳝性成熟的特征,选择体长30厘米、体重150~250克的雌鳝和体重200~500克的雄鳝。

雌雄配比为2:1或3:1。

催产剂使用

使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雌鳝每尾注射LRH-A 5~10微克,雄鳝每尾注射10~30微克。

注射深度不超过0.5厘米,注射液量不超过1毫升。

人工授精

注射后,将亲鳝放入网箱或水泥池中暂养,水深25cm左右,水温25~28℃。

约经45小时,每隔3小时检查1次雌鳝,用手摸其腹部,如有卵粒游离之感,即可挤卵授精。

孵化

孵化水深以0.1m为宜,中途宜经常换水,温差不得超过4℃。

使用增氧器增氧,胚胎在不同阶段耗氧量不同,越到后期耗氧量越多。

注意事项

繁殖期间应加强营养管理,降低养殖密度。

注射催产剂时,深度和剂量要适中,以确保催产效果最佳。

人工授精时要确保操作规范,避免损伤亲鳝或卵子。

孵化期间要严格控制水温和水质,确保胚胎正常发育。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黄鳝的人工繁殖,从而满足养殖需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