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怎么养殖大的

养殖牛蛙的方法如下:

蝌蚪时期

刚孵化出的蝌蚪体小、黑色、游泳能力差,在孵化池中饲养10天左右才能转入蝌蚪池中。

在蝌蚪下池之前,水池要清洗干净,并用200PPM的漂白粉消毒,如果是泥土池,则要用生石灰(每亩75KG)消毒,过7天生石灰药效消失(并经试水),再放入蝌蚪。

幼蛙时期

蝌蚪变态后应及时转入幼蛙池饲养。一般刚变态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80-100只。变态30天后,体重达25—50g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30—50只。为防止残食,根据大小及时分级饲养。

成蛙时期

成蛙池一般以300平方米为宜,池水深度保持1—1.2m。池内陆地杂草丛生(也可种农植物),有进出水口,要建立防逃墙,高度1.5m左右。每平方米可养殖10—20只。

成蛙的饵料和幼蛙一样,但投喂量较大,5—6月投5%,7—8月投20%。

池塘建设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池塘面积以300 - 1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 - 1.5米,池埂坡度1:2.5,池底平坦并向排水口略有倾斜,以便于排水。

在池塘四周设置1 - 1.5米高的防逃网,防止牛蛙逃逸。同时,要搭建遮阳棚,为牛蛙提供栖息和避暑的场所,遮阳棚面积约占池塘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种苗选择与放养

选择健康、活泼、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牛蛙种苗。一般每平方米放养2000-3000只蝌蚪,种苗放养前需用3% - 5%的食盐水浸泡10 - 15分钟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体表病菌和寄生虫,提高种苗成活率。

饲料投喂

蝌蚪期主要投喂蛋黄、豆浆、浮游生物等饲料,每天投喂2 - 3次,投喂量以1 - 2小时内吃完为宜。

幼蛙及成蛙期则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如小鱼、小虾、蚯蚓、昆虫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1 - 2次,投喂量根据牛蛙的体重和摄食情况灵活调整,一般以投喂后半小时内略有剩余为宜。

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6.5 - 7.5之间。高温季节每3 - 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三分之一左右;平时每周换水一次。同时,可在池塘中种植适量的水生植物,如浮萍、水葫芦等,以净化水质和提供栖息场所。

巡塘检查:每天早晚巡塘,观察牛蛙的摄食、活动、生长情况,检查池塘设施是否完好,有无敌害生物侵入等。

施肥与水质稳定

利用有机肥料,如发酵后的粪肥,提供丰富的营养,促进水中藻类的生长,使水色呈现油绿色或黄褐色。

在牛蛙苗放养前10-15天进行施肥,提前培育浮游生物,为蝌蚪提供开口饵料。在养殖过程中,根据水质肥瘦、天气变化和牛蛙生长阶段适时追肥。

繁殖方法

牛蛙的成熟一般为一年,产卵季节为5~9月,水温要求20℃以上,最适水温为24~28℃。雄蛙叫声频繁,雌蛙一般随雄蛙叫声而去抱对。产卵活动多在半夜进行,特别在黎明前后为最高峰。一次排卵时间随产卵量多少而不同,一般10~30分钟,产卵量随雌蛙个体大小而异,少则几千粒,多则4~5万粒。为了保证孵化率,不能将蛙卵留在产卵池内,以避免大蛙鱼吞食蛙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