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山塘草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建鱼塘
池塘面积宜在3亩以上,水深2—3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受污染,池底淤泥少。
每年清除多余的淤泥和饲料残渣。
培育大规格鱼种
在放养鱼池附近按10∶1比例配套鱼种培育池,从夏花鱼苗开始培育。
每亩投放10厘米左右的秋片600—800尾,经3—4个月培育,鱼种体长可达20厘米以上。
鱼池的搭配混养
以草鱼为主,合理混养其他鱼种,如白鲢、鳙鱼、建鲤、青鱼、大口鲶、乌鳢和少量鲫鱼、淡水白鲳。
放养模式:每亩放草鱼400—500尾、白鲢80—100尾、鳙鱼20—30尾、建鲤50—60尾、青鱼3—5尾、大口鲶5—10尾或乌鳢3—5尾和少量鲫鱼淡水白鲳。
提早放养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可提早到1月份前后放养,此时气温较低,鱼的活动能力较弱,减少受伤和染病的机会。
进入2月份气温回升后,种植的黑麦草等进入旺盛生长季节,鱼有充足的优质青饲料。
广辟饲料来源
主养草鱼模式,主要靠种植青饲料、采割青草以及利用农副产品的废弃物解决冬春青饲料。
春夏秋季在池埂、闲杂地每亩池塘配置2—3分的青饲料种植地,种植苏丹草、玉米草等优质青饲料。
冬季利用冬闲稻田种植黑麦草。
水质管理
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一年中最好有个月以上时间水温在20-30摄氏度之间。
池塘底部从进水方到排水方倾斜,易于排干底水。
定期泼洒漂白粉等消毒剂,保持水质干净。
定期观察
观察水面漂浮的草鱼粪便,分析草鱼进食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定期检测水质中的氨氮含量,使用增氧机或加入新水等方式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饲料管理
以投喂青草和各种水草为主,也可投喂人工种植的优质青饲料如苜蓿、苏丹草、黑麦草等。
饲料投喂量应根据天气、鱼类吃食情况、水质情况灵活掌握,以每天傍晚前吃完为好。
在夏季高温季节,应严格杜绝草鱼吃夜草,并适当补充颗粒饵料。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山塘草鱼的养殖产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