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桂鱼的活体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养殖场地选择

池塘养殖:选择垦区内低、中潮区挖地建池或利用原有的对虾养殖池。底质以沙质、半沙质为佳,硬泥底也可。周围海区水质无污染、透明度高。鱼池面积5-10亩为宜,池水水深1米以上。池塘底质最好能模仿海区环境,可在池底铺设一些乱石或投放些有穿空的废旧轮胎、瓦水筒等,以适应石斑鱼喜钻洞的习性。

网箱养殖:选择的海域要水质良好、天然饵料丰富,有良好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着重考虑水流、水深、底质、网箱离岸距离、风浪、风向及交通条件等。水质要清新,海水盐度相对稳定,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水流畅通但风浪不大,最好在西北方位有高地作屏障,箱内流速在0.3-0.5米/秒。养殖区水位在大潮线下水深5米以上,使网底不与海底相触,底质最好为砂质底。

鱼苗选择

选择活力强、无病害、体表无损伤、体色偏黑、进食情况好的优质鱼苗,大小规格差不宜超过2-3厘米,以便于后期饲养管理和掌控饲料量。同一池内放养的鱼苗规格要求整齐、大小一致。如果是购买鱼苗,要从正规的场所选购。

水质管理

定期换水,鱼苗培育过程中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成鱼养殖时也应根据水质情况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可在池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有助于净化水质以及为鱼苗提供隐蔽和吃食的场所。使用有益菌制剂,如芽孢杆菌等分解冗余有机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净化水质。

水温控制

石斑鱼对水温有一定要求,适宜的水温范围一般在20-30℃之间。在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水温稳定,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鱼体不适。

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饲料残渣污染水质。水质管理方面,要保持水质清澈、溶氧充足,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及时调整。疾病防治方面,石斑鱼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如细菌性肠炎、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等。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治体系,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发现病症及时治疗。石斑鱼苗期最容易感染车轮虫,预防车轮虫,使用普瑞登【特驱】是保苗的重要环节。且要注意底质改良,每隔5天进行一次改底,减少虫害。

养殖设施

石斑鱼养殖需要具备一定的养殖设施,包括养殖池、饲料储存室、药品储存室等。其中,养殖池的大小、形状、深度都要根据石斑鱼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点进行选择。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石斑桂鱼的活体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新、控制好水温、合理投喂饲料、定期更换水源和进行疾病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