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的水处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固液分离
物理方法:如格栅过滤、沉淀、叠螺机等,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环节,造成设备堵塞。
化学处理
混凝沉淀:通过加入混凝剂(如铝盐、铁盐、聚合氯化铝或聚丙烯酰胺等),使污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沉淀去除。
氧化还原:利用氧化剂(如氯气、臭氧等)或还原剂(如亚硫酸钠等)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有害物质。
氯化物消毒:将氯化铁等氯化物倒入污水中,以浓缩杂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处理
厌氧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和少量稳定物质。
好氧处理:在充分供氧和适当温度、营养条件下,使好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并利用其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深度处理
膜分离法:使用超滤装置对各种水样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实现固液分离。
氧化塘法:利用厌氧菌将水中可分解的有害有机化合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蒸馏法:通过高温高压的冷凝过程将有机物质转变为水蒸汽,减少环境污染。
循环利用
养殖排、换水最好是和处理池、蓄水池相配合,循环使用排出的养殖池水,减少水资源浪费。
尾水处理
三池两坝/四池三坝:对养殖水域进行科学规划,利用物理和生物生态的方法,采用“三池两坝”的工艺流程,对养殖尾水进行生态化处理,实现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臭氧尾水处理系统:通过臭氧氧化分解水产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质,并杀死废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这些处理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选择哪种处理方法取决于养殖场的具体情况,如废水成分、处理成本、环境要求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