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羊舍
选择地势高燥、向阳背风的地方建造羊舍。
羊舍前留10-20平方米的饲养区,安装固定饲槽和饮水器具。
舍外要有排水沟,舍内要铺竹垫子或水泥地。
在冬季,寒冷地区要用塑料薄膜扣棚,提高羊舍温度4-7℃,利于羊只生长。
定期使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如20%石灰乳、10%的漂白粉溶液等对羊舍、运动场、饲槽、饮水器皿、饲养工具及圈舍等进行消毒。
提供饲料
羊主要以吃粗料为主,精料为辅。
规模饲养最好是“种草养羊”,一年四季均可吃上鲜青草。
养羊户应开辟青绿饲料专用地,人工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等牧草。
除夏、秋两季饲喂青草外,青草秋季收割后还可以晒制青干草或制成青贮饲料喂羊。
也可种植玉米进行青贮,供羊只常年饲用。
养殖管理
初生羔羊:出生后需擦拭口鼻、四肢、躯干上的粘液,保持羊舍干燥、整洁。夏季增强通风,冬季进行保暖。
怀孕母羊:怀孕3个月内需不打、不吓、不拥挤,保证充足营养,满足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及维生素需求。最后两个月要加强放牧和营养补充。
种公羊:单独分圈喂养,保证足够休息,适当补充精料。非配种期每天保证2次优质青干草和少量新鲜饲料,放牧期间自由采食。
饲喂方法
日粮配合根据羊的消化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考虑适口性、饲料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以采食干草和青草为主,用精料补足不足部分。
全舍饲山羊每天分3至4次饲喂,半放牧半饲舍山羊每天中午和晚上各喂一次,放牧的山羊只需在晚上收牧后进行补饲。
饲喂方式是先草后料,先粗后精,定时定量,少喂勤添。饲草切成1.5至2.0厘米的小段,精料可直接喂,若是粉状,最好用水拌成湿拌料。饮水要随时保持清洁。
卫生与防疫
保持羊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粪便要经常打扫。
搞好春秋两次防疫和经常性的驱虫。
建立健全疫病防治制度,定期检查山羊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合理制定免疫程序,定期接种疫苗,提高山羊的抗病能力。
利用草地资源
根据当地草地资源,实行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方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山羊品质。
根据草地承载能力合理控制放牧密度,避免过度放牧造成草地退化。
保持种羊良好的繁殖性能,定期进行配种、接产和育种工作,学习掌握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繁殖成功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山羊,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