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抓回来的蜜蜂养殖步骤如下:
及时过箱
将蜜蜂抓回来后,要及时过箱到蜂箱中。
如果有巢脾或能找到巢脾,可以先将巢脾固定在巢框上,然后再将蜂群转移到蜂箱中并盖上箱盖。
如果没有巢脾,可以直接将蜂群转移到蜂箱中。
建议使用活框蜂箱养蜂,因为活框蜂箱更科学且利于管理蜂群。
防止飞逃
蜜蜂过箱操作完成后,要防止飞逃。
最简单的方法是在蜂箱巢门口安装防逃片,防逃片根据蜂王和工蜂胸部厚度不同设计。
安装防逃片后,蜂王会被限制在蜂箱内,蜂群一般不会飞逃。等蜂群开始产卵育虫后,可以拆除防逃片。
人工饲喂
蜜蜂过箱后的饲喂工作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过箱后前几天,要确保蜂群有足够的食物,否则蜂群可能因饲料不足而无法稳定。
第二个阶段是蜂群开始泌蜡造脾后,每天傍晚或晚上都要奖励饲喂,目的是刺激蜂王快速恢复产卵和激励工蜂哺育幼虫。
稳定蜂群情绪
新收的蜂群由于受到惊扰,相对比较混乱。
可以在收捕蜂群的当天晚上用蜜水饲喂一次,这样有利于稳定蜂群,并刺激工蜂造脾。
之后的几天里,同样要进行奖励饲喂,直到蜂王正常产卵为止。
补充子脾
新收的蜂群可以及时补调一些子脾进去,从而快速稳定蜂群。
补充子脾有利于帮助恢复群势,因为在收捕野生蜂群时可能会损失部分工蜂或巢脾。
防止蜂群飞逃
蜂群逃跑的原因包括环境不适、饲料不足、病虫危害等。
要确保环境适宜、饲料充足且无病虫危害,从而防止蜂群飞逃。
管理蜂群
定期检查蜜蜂的健康状况和蜂巢情况。
根据蜂群的发展情况,适时进行蜂王的更换和蜂群的合并。
保持蜂箱内部清洁,防止病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刚抓回来的蜜蜂的养殖,确保蜂群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并稳定繁殖。